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音渗透与落实

时间:2022-08-19 12:10:27

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音渗透与落实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一些课例分析了语音渗透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和反思,笔者总结了语音渗透的原则,并介绍了几种具体的落实方法。

关键词:语音渗透 问题 原则 方法

近年来,语音教学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语音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在这种形势下,语音教学的意识慢慢潜入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头脑中。这种意识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对语音教学的渗透与落实理解得不够透彻,把握得不够准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结合一些案例,谈谈对语音渗透与落实的认识,分析课堂教学中有关语音渗透与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语音渗透

“语音渗透”教学法是指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出单词,逐步内化知识结构。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易学易记,凡是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学生很快达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知其形”,有效地将单词的音和形结合起来。

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语音教学的渗透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所适从,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据笔者观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本末倒置

语音渗透最突出地表现在词汇课中。教师列举学生已知的,和这个词具有相同发音和形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单词,让学生从旧词中总结出规律,自主习得新词的音和形,从而强化对新词的拼读和认读。这是一个以旧带新,促进学生思考的过程。而有些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在教“There is a call for you.”时,先呈现新词call,并带读了几遍,然后再呈现出fall, wall, tall,让学生一一认读。这位老师的做法虽然也能使学生掌握了all组合的发音,但是缺乏使学生通过旧知自主掌握规律习得新知的过程,学生没有得到自主思考的机会。

2、蜻蜓点水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渗透而渗透,如蜻蜓点水般地轻轻带过,并没有把语音渗透落实到位,没有很好地实现语音渗透的作用。如: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et’s talk部分的句型“It has ....”中的has时,一个老师的做法是先呈现了cat, fat两个词,然后呈现出h_s,学生填出了字母a后,将三个词读了一遍就过了。而在后面的操练中,该老师发现有小部分学生将has发成了his的音,又忙着帮学生纠音。

三、语音渗透与落实的原则

在认真分析和反思了以上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后,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音教学的渗透,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自觉地掌握发音规律,提高认读、拼读能力。

2、应用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设计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了语音渗透之后,要将渗透落实到位,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进行语音训练,培养他们的语音应用能力。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语音渗透与落实中应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运用歌谣、绕口令等趣味性较浓的活动,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学生爱上语音学习。

四、语音渗透与落实的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语音渗透与落实,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认真反思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语音渗透与落实的方法。

1、温故知新

对于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认读单词对于他们来说极其困难。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旧带新、音形结合是最适合他们的记忆方法。如,在教bear之前,先复习pear,然后擦去p改写成b,这时,学生马上会产生音形的联想。这样,一个词的音形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pear迅速掌握bear一词,产生了温故知新的良好效果。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leg—bed,kite—bike,lamp—lamb,car—park—smart—March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对简单的单词能触类旁通,并能脱口而出。

2、巧用歌谣

歌谣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于无意识中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歌谣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龚海平,2007)。歌谣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而且易学易记,琅琅上口,是帮助学生掌握语音的好形式。PEP新版教材中Letters and sounds中的歌谣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如“Dad has a black cat. The cat is in the bag. Dad has a black bag. The bag is in his hand.”让学生很好地练习了元音字母a的发音。

3、举一反三

英语的发音规律是很多很复杂的,如,不发音的“e”规律,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规律等等,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所有的规律一一讲解,但我们有必要将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发音规律逐步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后能实际运用并做到真正巩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拼写与整体认读。例如,以元音加辅音加不发音的“e”结尾的单词,其元音字母发本身音。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符合这一规律的单词(如make / plane,bike/like,nose / note, bus/nut等)让学生自己比较、探究,教师再经过一些简单的归纳,让学生从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让他们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

五、结束语

标准、自然的语音语调是学生发展口语交际的重要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语音教学的渗透,切实提高渗透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李爱华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进行“语音渗透”教学的研究

龚海平2007 实践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对接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温玉红 如何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析 下一篇:新课程下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