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引导”策略

时间:2022-08-19 09:57:51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引导”策略

【摘 要】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在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正确引导。正确引导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对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高校体育的健康引导作为研究的主题,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展开关于健康引导的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健康引导 实施策略

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大学体育“主副项制”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jyjx104。

前言

高校体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教育方式之一。体育教学中的引导策略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引导,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独立发展的动力。在高等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有效的体育教学需要以发展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健康锻炼技能为载体,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需求,提供主动、积极、活泼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环境,保证其获得健康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此,本文以高校体育的健康引导作为研究的主题,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展开了关于健康引导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本研究,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引导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中健康引导的重要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在充分认清体育教学的健康引导价值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通过创新体育教学组织方法、评价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不断提升,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引导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是实现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础和落脚点,是高校体育教学在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身心健康促进功能的价值体现。

1.科学的健康引导能促进体育学习效率的提升

体育课堂上,教师科学的健康引导对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教师的健康引导能够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往往在单纯的娱乐中度过。缺乏目的性、忽视健康发展重要性是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两个不足之处。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体育锻炼的实践过程中,体验与学会健康的锻炼技能、健康的知识,从而让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更加明显。

2.科学的健康引导能实现大学生多样化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多样化的,但是健康的身体往往是第一要求。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让大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与体育技能,为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健康的基础。基于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多样化发展的积极影响,需要教师不断进行体育教学健康引导策略的研究。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满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己任,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主导作用的过程中,创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锻炼环境、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独立学习、健康锻炼的价值观与体育习惯。

3.科学的健康引导能提升体育教学的价值

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引导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合作参与的过程,教师的“教”需要以学生的“学”为条件,学生的“学”需要以教师的“教”为先导。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实践性、动态性,要求体育教师在全面理解体育课程标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正确的健康观、专业的体育教学能力,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正确引导。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更具有主动性与有效性。在高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往往对体育课存有一定的偏见,这就更加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对体育教学价值观的宣传,并结合实践来引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与锻炼的积极性。

4.科学的健康引导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体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与综合性,通过体育教学这一平台介入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做好大学生“路基”的填铺,让健康的知识、健康观念、健康的体育技能、健康的习惯,成为铺筑大学生健康防线的有效基石。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健康发展需求,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社团、单项比赛等平台,引导大学生的健康向着实践与常态方向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健康引导策略与实施

1.创新高校体育健康引导策略的实施方法

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主角、学生主体”的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主体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其次,教师要加大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在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体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正确引导。再次,教师要加大个体教学差异的研究与落实,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兴趣、体育学习力等差异的存在,需要教师在认清学生存在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的特征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健康引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要提升体育教学内容的健康针对性,选择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组合与优化,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学的内容既要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层面,又要包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层面。

2.科学实施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健康评价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课堂引导策略的一个重要支点,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错误的体育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自信等产生消极的作用;而正确的、科学的评价,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与体育锻炼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科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以此来实现科学评价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切实引导作用。有效的评价是教师借助激励等措施让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按照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功能,可以划分为激励、摸底与反馈。同时,有效的评价也是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评估与记录策略。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制订体育学习评价的细则,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评价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有效地引导与鼓励高校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评与他评。

3.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与组织形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认识与把握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引导的重要性,需要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健康需求的基础上,以体育课堂为实践的主阵地,作好体育课堂教学的设计,创新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科学地开展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并且,在描述性与实践类的体育活动、体育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体育教学健康引导,例如借助高校体育社团、体育兴趣小组等。就大学生的体育技能、运动健康等进行专业的引导与教学,以此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通过精心的组织与创新,利用教育教学手段,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受,以此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易刚、孙颖:《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设定的探讨》,《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2]田荣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辽宁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3]王燕梅、付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S1)。

[4]秦建明:《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析》,《福建体育科技》2012年第6期。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 陕西商洛

上一篇:创客DNA与高职创业教育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洞悉自然之音,感悟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