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

时间:2022-08-19 09:17:15

试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课堂,以优化教学策略、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根本,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1 有效课堂教学要有情趣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的现象,教师教的再用功,再卖力,学生没有兴趣或是不想学,那就是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教师讲的太多,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假如一节课老师在夸夸其谈,学生在各自打闹是没有多大效率的,当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游戏、竞赛等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时,学生会学得特别有劲,效率会特别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把枯燥变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的研究,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

2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也从数的个位上来寻找答案。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则能很快走出误区。通过报数字,在数位顺序表上摆豆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则能很快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否被3整除。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摒弃一个个错误的猜测的过程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3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4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这样,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我改变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购买铅笔的生活场景:买一枝铅笔需0.75元,9.75元可买多少枝铅笔?让学生独立完成。面对新的问题,学生积极动脑,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可以买13枝;有的学生把0.75元、9.75元都换算成以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在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时,我立刻说:“运用名数的改写,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这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单位名称的算式题又该怎么办呢?”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课改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以上做法只是我的初步尝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一节好的数学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很多的,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堂更加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认真的准备,而方法唯有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求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体验生命快乐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如何设计 下一篇: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