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古镇 赶着牛羊来相会

时间:2022-08-19 09:06:03

哲古镇 赶着牛羊来相会

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独特的高原气候,冬天不太冷,夏天气温不高,最暖月的平均气温也只有10~18℃。除去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等原因,实为避暑之胜地。然而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气温也有所差异,譬如拉萨、日喀则等地夏天的气温相对其他地方就要高一些。所以到避暑的最佳选择莫过于去山间河谷地带或是草原牧区了。

每年5月至9月,是的雨季。充沛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使得雪域高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即便海拔相对更高的牧区,草场也已返青,茸茸的绿色就像是一块无比宽大的地毯,似乎可以拧出汁来。又点缀着细碎的小花、成群的牛羊,还有如明镜般的湖泊,蓝天白云下,真正的心旷神怡,可以让人忘却世间一切痛苦烦恼,只觉风光无限、天地静好。山南地区措美县的哲古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有清凉怡人的草原风光,有传统热闹的牧人节,更有回归自我让心歇息的宁静天空。不论是为避暑,或为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都是绝好的去处。

松赞干布的建都基石

始终觉得山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的第一块耕地、第一座王宫都被确认在山南;猴子变人孕育藏族文明的传说起源于山南;还有山南的琼结也被认为是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之前的吐蕃行政中心。无数的史实传说印证着山南的厚重悠远,但我们却总是容易忽略山南的一个组成部分——哲古。于是趁着牧人节来临,前往哲古一探究竟。

哲古镇毗邻琼结县,位于措美县城以北约50公里的哲古湖畔。措美藏语意为“湖下”或“湖之下游”,此“湖”即指哲古湖。吐蕃时期措美县境属约茹(松赞干布时期,把吐蕃地区以军事组织为主的行政地区划分成五大翼帮,约茹即属其一)所辖,元朝时大致为雅桑万户属地(忽必烈时期,依据各教派及其他地方势力的占地范围和属民将划为了13个万户,实际也是卫藏地区的13个实力集团,其中藏地区6个,卫地区6个,卫藏地区之间1个。雅桑属卫地区)。帕竹地方政权于1354年在县境设佳孜哲古宗(即后来的哲古宗,现在的措美县)。

噶厦政府统治时期仍保留了哲古宗的行政区划,统归洛喀(山南)基巧管辖。1959年哲古宗和达玛堆雞合并改成哲古县。1960年,哲古县归属山南专区,1965年哲古县改名为措美县,隶属山南地区至今,县府驻当许镇(即措美)。从这段发展脉络不难看出,哲古镇历来在山南地区中的地位,而这也得以让它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址。只是随着哲古风光不再,在地域广阔的,这些地处相对偏远的遗迹除了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偶尔光临外,也就鲜为人识了,只有有关它们的传说在辽阔的草原上日复一日的被牧民们传诵着。

浩瀚的哲古草原并非一望无际,连绵山丘的婀娜曲线就像女人的胴体,增添着草原的层次感与柔媚,然而除了安然觅食的牛羊,零星的一两个黑色简陋帐篷,草原上似乎就不再有其他的凸起。只有在逐渐靠近扎扎村的时候,才会看到一块巨石如天外来物般,巍然屹立于天地间,这就是被忽略的“拉萨朵人祭坛”遗址。

“拉萨朵人”在藏语中的意思为“神圣的长石”,传说壮志雄心的松赞干布最初在美丽的哲古草原上大兴土木,建立都城,并在建设都城的地方亲手立下了一块巨大的建都基石。

时间淘洗去了历史的尘埃,松赞干布早已演化成神,在的各个寺庙里慈眉含笑地凝视着芸芸众生,只有这块被后人认为是祭坛的巨石依然矗立在无垠的哲古草原上,寂寂的细数着青青小草枯了又长、长了又枯的轮回,也陪伴着遗址附近的一片墓地。

那是一片规模很小的墓地,砺石堆砌成的方形和圆形冢堆,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吐蕃早期的墓群,并被确定为祭墓冢。生命被终止得如此残酷而又无奈,不知那些绝望、悲戚的眼神是否已化作了明亮的星星,否则草原的夜空怎会如此美丽而又清寂?也不知他们是否曾有过一丝庆幸,至少可以与这样辽阔美丽的草原长相厮守,至少可以每天眺望心中的雅拉香布神山默默祈祷?也许,这一切都只有神圣的长石知道了。来这片土地的人是如此稀少,牧民们驱赶着牛羊从遗址旁经过,又是如此熟视无睹,他们的心事能有谁知?

草原圣湖眺望雪山

从泽当开出的汽车在平坦却弯曲的柏油公里路上行驶,经过琼结县后,随着逐渐升高的海拔,空气也越来越清凉起来。待到进入哲古草原,笔直的公路似乎要将人从绿色的草场带入那蓝得醉人的天际。

哲古镇就在哲古草原上,相比其他很多的乡镇,哲古镇可谓人烟稠密。公路穿城而过,两边都是传统的藏民居,身着牧民服装的百姓们说着笑着从身边经过,纷纷投来新奇的目光。呼吸着混合了青草、牛粪味道的空气,朝来时的路望去,只见远处连绵的山丘后面,圣洁的雅拉香布雪山正与草场上那如蓝宝石般的哲古湖遥遥相望。

雅拉香布雪山是苯教信徒心中的神山,是“世间九尊”(藏区九大神山)之一,也是四大神山之首。神山融化的雪水汇流成了雅砻河,最终孕育出了悠久灿烂的藏族文明。雅拉香布雪山不在措美县境内,但是它与哲古湖分别是苯教信徒心中的神山圣湖。

“哲古”在藏语中是“弯刀”的意思,哲古湖就因其形似弯刀而得名。还在雅隆部落(或称吐蕃部落)时期,雅隆部落的第—代首领聂赤赞普就大力引进和提倡苯教,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到第八代止贡赞普时,苯教在雅隆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这也使得毗邻吐蕃部落行政中心的哲古湖成了苯教信徒心中的神湖,每年都吸引着成群结队的信徒前来朝拜。只是虽然同为神湖,哲古湖的名气相比于纳木错、羊卓雍错等湖泊实在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道。

但这并不有损她的美丽,甚至因为没有嘈杂的喧嚣反而更增添了她不食烟火、出尘脱俗的气质——静静地徜徉在蓝天绿草的怀抱里,像一弯皎洁的新月,像位美丽的女子明媚眼眸,不媚不俗,在广阔冷清的土地上,散发着宁静、温婉的淡淡光辉,与雄伟的雅拉香布雪山一起,默默守护着哲古草原,守护着一方纯净的天空。

夕阳西下,站立湖边,看金色的夕阳为湖水变换妆颜,听水鸟振翅飞过湖面的声音,眺望皑皑雅拉香布雪山,湖面微波荡漾像是湖水对雪山的喃喃私语,羊群、牦牛踩着金色的光辉怡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恍然惊觉在如今这喧嚷的世界里原来还有如此纯净、美好的所在,仿若人间的一块净土,涤荡着身心所有的污垢,不禁默默祈愿从这一刻起天地停止转动,从这一刻起时间停止流转。

湖畔牧人节赶着牛羊来相会

哲古草原总面积约4000多万亩,自古被哲古湖水滋润着,水草丰美,是山南地区主要的牧场,而生活在这里的牧人们也就自古养成了逐水草而居、粗犷豪迈的生活习惯和性格。这从哲古一年一度的牧人节上就深有体会。

每年春夏放牧季节,牧民们带着帐篷、赶着牛羊离开简陋却温馨的家,走进辽阔的哲古草原,与牛羊为伴,与天地为邻,与清风繁星对话。

夏末初秋,羊肥牛壮,人们黝黑的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赶着牛羊满足地回到哲古镇上。生性喜好热闹的他们,一洗净尘土,就穿上节日的盛装,齐聚在哲古湖畔,将自家酿的青稞酒拿出来,将各家宰杀的牛羊煮好了拿出来,喝酒、唱歌、跳舞、祭拜保佑他们获得丰收的各位神佛。

此时还有赛马、赛牦牛、抱石头等许多传统的趣味比赛,原本空旷的草原顿时人山人海,欢快的歌舞、爽朗的笑声在草原上随风飘送,让每一个参加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被深深感染,深陷其中。这就是哲古草原上独具魅力的牧人节。

据说,远在吐蕃时期,哲古镇就已有这样传统的牧民节日了。几经岁月更迭,哲古牧人节也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了牧民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

20D9年,山南地区旅游局首次在哲古湖畔组织举办了大规模的牧人节后,哲古牧人节就被固定了下来,每年9月中旬都会在哲古镇附近的草场上举行大规模的牧人节庆。除了措美县境内乡镇的牧民会云集哲古湖畔,就连山南地区其他县份的牧民们也都慕名而来,穿着当地节日的盛装,带着美酒,还有热情的歌舞,一起相聚在美丽的哲古草原上。用最欢快的表情,用最热烈的激情,尽情地展示或欣赏当地特色的文艺表演还有各地的服饰展演,忘我地投入到各种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中。

一天将尽,牧民们披着星光,或者回到镇上的家,或者就在草场上的帐篷里休息就寝,期待着第二天太阳升起时的欢乐歌唱。藏獒或者猎狗就在漆黑的夜里忠实地守护着欢乐尽兴的人们,就像默默注视着牧人节变迁的雅拉香布雪山一样,就像静静分享着牧人节喜悦的哲古湖一样。

扎扎服饰与文成公主

哲古牧人节为期三天。第一天是各种活动最集中的一天,隆重的开幕式、传统的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很多内容都集中在这一天。为此,牧民们也都穿着美丽独特的扎扎服饰(扎扎是哲古镇辖区内的一个村名),带着青稞酒早早地来到草场上,欢庆自己的节目。关于扎扎服饰,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反穿花氆氇”,据说这个习俗来自于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有一次文成公主到琼结加玛宫,品尝了哲古草原上扎扎村的牧民敬献的牛羊肉及糌粑油糕后,赞不绝口,并答应到扎扎做客。公主到达扎扎后,牧民们载歌载舞,争先恐后地向公主敬酒,草原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美酒四处飘香,酒歌到处回荡。

牧民们与公主连续喝了三天三夜,少女们围着公主,有的陪公主说话,有的躺在公主的怀里撒娇。少女们喝得大醉,敬酒的少女不小心把酒洒在了公主的肩上,公主的头发被弄散了,变成了像编了66条辫子的发式。

松赞干布处理完拉萨的各项事务后回到山南,得知文成公主在扎扎做客,随即赶到。公主闻声大喜,来不及整理头发,只将被酒湿透了的衣服反过来穿了就去迎接松赞干布。扎扎的妇女们看到了文成公主当时的服饰,纷纷效仿,于是就有了沿袭到今天独具一格的扎扎服饰。

其实在哲古草原上,除了妇女们的扎扎服饰,扎扎的“甲黔”彩靴也十分有名。这种翘尖彩靴底厚,皮面结实,穿着舒适美观,而且唯有措美才有。

据说,在旧,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纳的,除了牛羊肉、酥油、奶渣等特产外,还有“甲黔”彩靴。地方政府的差人、达官贵人的佣人都喜欢穿这种彩鞋。当时社会上还有这样的说法,穿着“甲黔”彩靴,出入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那里的看门人都不会阻拦和盘问。

传说虽然只是传说,可是在快乐的牧人节上,在分享牧民们的快乐了解体验牧民们的生活之余,从传说里感悟牧民们的勤劳、智慧,不也是种收获么?更何况,谁能知道你与哲古草原的一次偶然邂逅会不会成就另一个传诵千古的传说呢?

上一篇:浅析紫砂花塑器“南瓜壶”的创作内涵 下一篇:KVM开源虚拟化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