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农合金融机构企业文化比较

时间:2022-08-19 08:20:43

中荷农合金融机构企业文化比较

企业文化即企业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日益重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创建和培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与社会文化及民族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中国和荷兰的文化根基不同,所以造成了中国和荷兰企业文化的不同。

一、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特点

荷兰农业合作银行是由荷兰数家农村信用社于1973年合并而成,是农民自己的合作银行,主要从事农业、农业机械和食品工业等行业的金融交易。是荷兰的第2大银行,在世界各大银行中居第31位,目前荷兰农业合作银行已在北京、上海等地设有办事处。

团队精神是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无不胜的关键。二十多年前,荷兰合作银行就把团队精神引入他们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而在我国只是近几年,团队精神才见诸报端。

相互尊重是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无不胜的基石。

诚信正直是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无不胜的源泉。专业精神是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无不胜的根本。高度责任感是荷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无不胜的动力。一方面是对待工作的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的现状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各项管理,承认企业文化在经济中的渗透、催化、促进作用,是金融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决定金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兴衰与成败的关键要素。

然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先天优势不足,历史包袱沉重,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底子薄、基础差,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虽然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若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看,企业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概念认识“雾里看花”。

二是思想认识“墙上芦苇”。员工素质的低下是思想认识底子薄的根本原因所在,它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 展。

三是对潜在的优良传统没能系统上升到“文化”层次。

四是缺乏共同参与意识。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走之路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群雄纷争,角逐激烈的中国银行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摆脱在竞争中的劣势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条必走不可的路。

去年2月,银监会在河北保定召开了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会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这次会议之所以具有战略意义,是因为它开启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个崭新的领域,引导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科学发展的新思维。因此,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必然选择。

四、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由此可见,要想切实建立符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际的企业文化,就要从长远战略着眼,花大力气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具体要抓好“四新”。要培育新精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培育信合人的新精神,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员工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精神,把农合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全体员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与信合事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意识。

要塑造新形象。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在顾客心中的“土八路”形象,以现代金融企业的风貌展现给世人。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向社会公众展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个性特征:包括高管群体、员工队伍的优良道德操守;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快捷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经营业绩的日益提高和法人信誉良好等。

打造新品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在业务创新上拓宽视野,既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又突出自身的鲜明特色,用更多更好更受顾客欢迎的、适宜农村地区“土壤”的金融产品为“三农”服务。

培养新人才。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摆脱人才匮乏的困境,尽快出台有自身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打造一个公开招聘、公平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毕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会以一个“制度完善、理念先进、业绩优良”的现代金融企业屹立于世界银行业之林。

上一篇:爱情的相对论 下一篇:独一无二的黑痣(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