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剩余价值

时间:2022-08-19 08:14:53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剩余价值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成功确立,并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有关商品经济的一些概念在实践中已经被人们普遍使用,而在理论上却不敢直呼其名,而是赋予其别名,甚至不承认其存在性。“剩余价值”一词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倍受争议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商品经济,则归属于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必然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而剩余价值正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因此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存在的,并且对该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剩余价值:商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24-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成功确立,并正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就需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创新,为该体制的顺利运行扫清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鉴于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就直接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国情。在经济转型时期特别要引进有关商品经济中一般的、基本的概念范畴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有关商品经济的一些概念在实践中已经被人们普遍使用,但是在理论上却不敢直呼其名,而是赋予其别名,甚至不承认其存在性,致使造成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其中典型之一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词本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经济范畴,但是被人们误解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存在的概念,是剥削的代名词。学者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尽量回避使用该词,而是为其定义了很多别名,例如“社会价值”、“净增价值”、“公共需要价值”等,但其实质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剩余价值。本文试图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剩余价值,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剩余价值”正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的过程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是新鲜事物,尤其是在商品经济落后的中国诞生更是经济学家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由于照搬苏联模式,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结果导致了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欠佳、企业缺乏活力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中央高层决策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开始反思计划经济体制的合理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一个新的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思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运行机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着石头过河”,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不断地完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加速了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选择。

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是世界性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本质还是商品经济。据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仍然是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的“白猫与黑猫”理论,阐明了市场与计划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与社会性质无关。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其它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共性主要表现在:(1)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和自主性。企业、家庭、政府等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是独立决策的,不受外界的干扰。(2)政府宏观调控的间接性。政府不在微观领域干预经济活动,而在宏观层面上引导和调节经济主体的活动。(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一切经济活动围绕市场展开。(4)依据法律解决经济矛盾。特殊性表现在:(1)其生存的土壤是特殊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下的经济体制。(2)在分配体制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方面,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以上简要地回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和特征,这一过程表现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实质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基础作用,那么剩余价值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是否存在呢?就要分析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和产生的条件。

二、马克思的狭义剩余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的二重性

(一)狭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贯穿着《资本论》的始末。剩余价值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指《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至第六篇所论述的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本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本质,两种资本的划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还应包括《资本论》第一卷的资本积累理论,第二卷的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理论,第三卷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以及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出于本文分析的目的,这里只简述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为了引出剩余价值概念,首先比较了货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的异同。从资本流通公式中G=G+AG发现了剩余价值,即:AG。把剩余价值定义为“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接着分析了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剩余价值“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进而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本条件一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劳动者生产商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里把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创造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物化。为了分析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马克思把资本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进而论证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最后,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非劳动的价值。

上一篇:生态社会主义: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 下一篇:公司负责人对外民事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