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模式创新下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2022-08-19 06:34:36

新课堂模式创新下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 摘 要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 关键词 】习惯养成 预习 复习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2.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在预习新课文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3.有利于暂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用于复习、做作业所费的时间。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通过课前预习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二、复习的重要性

1.复习是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复习可培养自学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因为复习是自己独立地消化知识,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

2.复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

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复习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3.复习能开拓思路

经过复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4.复习能增强求知欲望,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如何让学生们养成这些好习惯

1.增强学习,培养直接兴趣。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有些老师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学生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学生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老师要尽可能使学生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学生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老师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四、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

我们要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学生,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别人,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开展一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有意义的活动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4.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敬业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艺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改的实施状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和自身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只有让学生有学习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

上一篇:试论《小小的船》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