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童类高档无籽小西瓜南方春季种植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8-19 06:06:52

蜜童类高档无籽小西瓜南方春季种植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特约栏目主持:李金堂

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共9册)。研制成功“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导读:在最近2年的早春种植过程中,蜜童类无籽小西瓜出现了品质下降、产量减少、坐果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品质大幅下降,对蜜童品牌影响大,分析主要原因是恶劣气候、种植管理技术等因素引起,提出适当推迟种植时间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蜜童类高档无籽小西瓜抗病性强、品质优、商品性高、耐贮运、货架期长、生长势非常强、单株和持续结果能力强,从2月中下旬种植可采收至10月下旬,667 m2产量超过5 000 kg,兼具高产、优质的特点,非常适合基地规模化生产。但在最近2年种植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品质严重下降、坐果率不高、罢园早、产量低等问题。

1 春季种植出现的几个问题

1.1 品质下降幅度大

2014、2015年早春大棚种植蜜童、墨童无籽小西瓜,中心糖度至少下降3°,含糖量梯度大,瓜皮增厚,而同时种植、同期采收的有籽小西瓜万福来、拿比特、早春红玉糖度也有下降,但没有蜜童下降明显。

1.2 坐果难

蜜童类无籽小西瓜第1批果比有籽小西瓜难坐,坐果率不高。

1.3 产量下降

最近2年早春种植中,蜜童类无籽小西瓜比常年少收2~3批瓜,产量与普通小西瓜相近,每667 m2产量在2 500 kg左右,罢园期比常年提早2个月以上。

2 原因分析

2.1 品质下降原因

①光照 2014、2015年春季低温寡照,尤其是西瓜成熟期,2015年4月至5月中旬日照时数181.4 h,比常年少88.4 h,光照严重不足,一方面光合产能下降,光合产物减少; 另一方面营养生长占优,光合产物消耗反而增加。

②有效积温 西瓜成熟期间光照少、阴雨天多,造成大棚内白天温度比常年要低得多,昼夜温差变小;同时大棚内持续温度偏低,有效积温不够,不利于有机产物向糖分的转化和积累,对蜜童品质影响大。

2.2 坐果难的原因

①苗期温度过高 苗期是西瓜花芽分化期, 西瓜植株从2叶1心开始形成第1个瓜胎后隔2~3片叶又形成1个瓜胎,苗期温度过高,西瓜花芽分化推迟,坐果节位偏高导致坐果难。

②坐果前普遍生长过旺 生长期降雨量比常年偏多3成以上,土壤持水量足;底肥足、追肥重,坐果期营养生长更旺,加上通风不良和高湿的小环境,导致坐果困难,即使果上坐了,但由于缺乏光照,过不了几天就化瓜。

③坐果期温度低、光照差 最近2年4月上中旬西瓜坐果期低温少光,尤其是光照不足影响最大,2015年4月上中旬遇倒春寒,连续多日温度低于10℃,坐果后1周内西瓜停止膨大形成僵果,化瓜率超过50%。

④偏施肥料 生长期偏施高含量氮、磷、钾肥,尤其是氮肥,抑制了促进和控制开花的锌、硼等微肥的吸收,导致雌花、花粉发育不完全,使坐果推迟,坐果节位偏高。

2.3 产量低的原因

①坐果率偏低 第1、2批瓜坐果时间分别为4月上中旬和5月上旬,这段时间正遇上低温寡照天气,对坐果极为不利,第1批瓜坐果率仅为40%左右,低于常年近一半;第2批也仅有70%左右,比常年低15%以上。

②根系不发达,引起早衰 土壤含水量持续偏高,根系下扎过浅,植株抗逆性下降;土壤易板结,低温高湿缺氧条件下容易造成根系腐烂;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产物少,分配给根系的营养也相应减少;营养生长过旺需频繁整枝,整枝过度会对根系造成较大伤害,从而影响根系生长,而根系不发达,导致植株早衰,使罢园期提前2个多月,少收2~3批瓜。

③单果质量下降 膨瓜期光照不足、温度低,膨瓜速度慢,瓜型比常年偏小,在第1茬瓜上表现最为明显,不仅坐果率比常年低五成,且单果质量下降明显,一般下降30%左右。

3 应对措施

3.1 培育壮苗

幼苗2叶1心时,注意降温,主要是夜晚温度保持在15℃左右,同时叶面补充锌、硼等微肥,苗期低温及微肥的补充有利于花芽提早分化;移栽前10天喷施10 mg/L多效唑及0.3%磷酸二氢钾液,可明显促进根系生长。

3.2 适时种植时间

为避开4月西瓜成熟期气温低、光照不足对西瓜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的时段,建议将定植时间推迟到3月底4月初为宜。

3.3 种植密度合理

由于蜜童西瓜种子相当昂贵,建议一般每667 m2种植300株,每株留4条子蔓,每株选留2个果,2对子蔓轮流坐果,避免一次坐果过多,导致负荷过重而引起早衰。

3.4 合理施肥

底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50 kg,同时增施高含量的EM(有效微生物群)有机菌肥50~100 kg;伸蔓期最好不施肥;膨瓜期施肥少量多次,根施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尤其注意施用硼、锌、镁等微肥。

3.5 加强水分管理

苗期浇足定根水后,一般不浇水,坐果前严禁浇水,膨瓜期补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避免一次性补水时间过长、补水量过多,影响根部呼吸。

3.6 每年更新大棚膜

小无籽西瓜对日照时数及光照强度比普通西瓜高得多,且春季南方地区光照本来就不足,因此每年种植所用农膜需要更新,其次使用正面银灰色、背面黑色的薄膜,可同时达到增加光照和除草防虫的多重效果。

3.7 坐果前合理控苗

可通过合理整枝、加强通风降温、喷施30~

50 mg/L多效唑等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3.8 选择适宜的坐瓜方法

低温少光条件下,花粉少,活力差,一般采用药物坐瓜,若药物浓度过高,瓜虽然坐上了,但后期剧烈天气变化易裂果;浓度过低,不易坐瓜。一般在坐果时用 0.1%氯吡脲5 mL对水1.5 kg并添加6 000倍有机硅将整个瓜胎浸没在药液中,可有效预防畸形瓜。

上一篇:新时期公路检测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