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执法

时间:2022-08-19 05:55:26

浅议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执法

[关键词]城建化进程;环境执法;措施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进程既包括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目前面临着土地利用、社会平衡、环境资源、城市发展四大问题。其中,环境执法对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发展第二、三产业方面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做好换境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环境执法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环境问题。一是农业现代化加大了土地污染。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由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变为合作社或农机大户经营。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农业生产过程使用的农药、化肥已超出了合理使用量。不仅污染了土地,还污染了江、河,也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黑龙江农业监测站杜桂德站长说:“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据对湖南娄底某乡抽样调查,超过1/4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是有害的,有65%的农民不了解虫害天敌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概念,84%的农民会超过规定标准剂量用药,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及措施来制止大量分散的环境破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住人口增加了,企业也增加了,进而带来污水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增多。然而,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规划落后,或者由于缺乏资金,处理能力不足,也导致城镇存在“脏、乱、差”问题。三是畜禽养殖污染环境问题。禽畜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发现,无论农村分散型家庭养殖还是规模化养殖比较普遍存在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些养殖户认为暗自庆幸村内人搬走了,没有人对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抵触了,因此,人畜粪便在房屋旁、道路上晾晒或堆肥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为蚊虫、细菌的繁殖和病疫传播埋下了隐患。(二)环境执法面临挑战。一是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取得可喜进步,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城镇化进程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环境执法能力不足。从全国来看,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执法队伍网络,而小城镇环境执法人员相对匮乏,担负不了真正意义环境执法。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环境执法效能。有些县环境执法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问题。黑河市环保系统具有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占全部职工比例仅为20%多,环境执法人员有环保专业知识人数占全部职工的比例更低。经费不足也是影响环境执法效能又一因素。由于受经费的影响,很多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用油都得不到保障。三是环境执法容易受到当地党政干预。由于地方党委和政府侧重于经济指标,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竞相追逐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处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这对矛盾时,地方党政往往会站在发展经济这一边,致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不该上的项目上了,该关停的没有得到关停,该处罚的难以处罚,造成环境执法工作的被动。

二、环境执法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环境执法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机遇。时任副总理的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的讲话中明确要求,“严格环境执法,敢于碰硬,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执法监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将环境执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些都为环境执法工作搭建了更高、更大、更广的平台,环境执法工作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环境执法增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其素质,确保依法行政。环保执法人员不但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而且要熟知有关的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判断是非能力,提高依法办事效率,才能自觉按法定程序执法。环境执法人员对本区域城镇化进程的环境问题要全面掌握。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环境执法部门应该认真研究规划和建设内容,事前多参与,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事中多监管,纠正违法问题;事后多执法,提高执法效能。二是健全环境执法机制,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第一,实行联动机制。从外部来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机制;从内部来说,监测站负责监测,环境监察人员负责调查取证,环保法制部门处理与收缴分离机制。第二,要实行执法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制,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员;第三,完善充实环境执法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执法工作程序,行政征收工作程序,以及环境执法责任制度,如执法工作程序,以及环境执法责任制度,环境执法考证办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等等。使执法行为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执法法制化,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和人为性。三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增强全民环境法律意识。十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因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彻底扭转地方党政领导惟GDP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工作占地方领导考核的比重提高,引导地方政府关注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环境执法工作。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自觉性。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环境违法,应承担什么后果。(编辑/李舶)

上一篇:摄影艺术借鉴绘画的意义 下一篇:中国体育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及语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