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19 05:54:58

记忆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网络课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记忆原理出发,研究了适用于网络课程设计的四个记忆原理,以《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这些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力求达到改善学习者的记忆效果,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记忆原理;网络课程;组块;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00―04

一 引言

目前,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过程中辅助学习者学习的有效工具,它为学习者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资源。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指导,经常出现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有所下降的现象。如何从网络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给出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网络学习日趋频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中的记忆过程出发,提出应用记忆原理优化网络课程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用记忆原理的必要性

1 记忆是网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慧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利用网络课程展开的学习同样是以学生习得知识、养成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因此,记忆满足学习的一般规律与原则。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之上的,记忆对于学习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学习效果优劣的关键所在。

2 应用记忆原理有助于弥补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的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将学习的掌控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缺乏对学生网络学习维持和管理的关注。当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不高等因素而缺乏耐心、难以保持注意力,无法达到高水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认为需要从网络课程设计的角度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好的,能够帮助他们浏览信息、记忆信息的环境,帮助他们尽量避免由于环境而造成的学习障碍。

三 记忆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1 优化材料性质,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1) 原理概述

在学习内容编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注意优化学习材料的性质,主要原理包括两点:

原理1:我们可以利用便于记忆的材料来辅助难以记忆的材料。图像比文字容易记忆,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高于抽象的文字。在编制学习材料的时候,可以在讲述文字时配以相关的图像,通过学习者对图像的联想来帮助对文字的记忆。

原理2:当同一材料以不同的颜色、大小、形式呈现时,会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学习者的视觉感受力与注意力有不同的影响。视觉接受与注意是记忆必须经历的活动过程,因而不同的表现形式也间接对记忆有着影响。

(2) 原理的应用

根据原理1,我们认为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呈现学习材料。具体应用方案如下:

方案一:添加图像,辅助理解学习材料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那些内容繁多、难以记忆的学习材料,设计者可以在文字旁边添加图像,对文字内容加以概括描绘。这种方法可以辅助学习者理解学习材料,加快学习过程中的记忆速度。

案例1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实现方法:由于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这部分内容较为繁多,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如果在大篇幅文字旁边附上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图,学习者就可以一边对照图一边看材料进行学习,这样在记住模型图的同时,也就记住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脚本如图1所示。

方案二:将重点内容以不同颜色、大小、形式呈现,可以加速学习者的记忆

根据原理2的主要内容,在网络课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那些需要学习者重点记忆的内容,应设置与其他内容有区别的字体颜色及大小。因为色彩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内容的感受与接收,从而进一步也影响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第二、虽然使用对比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易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但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让他们产生厌烦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不利于记忆所呈现的材料。对于文字的颜色,我们一般选取与背景色对比较大的颜色,背景色多选取淡雅、柔和的颜色,这样学习内容可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根据实践工作的需要,我们认为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可以采用如下表所示的色彩搭配方案: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在网络课程字体颜色和大小的设计上,可以采用白底深蓝色字、字体大小为12号字的设计方案。如果有特别需要学习者注意的地方,可以将字体加深,字号改为14号字。一方面,白底蓝字比较便于学习者阅读,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蓝色更加沉稳,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

第三、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对记忆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本的呈现一般情况下一行字数最好不要超过35个字,如文字多而长时最好采用分段、块状、滚动、移动的方式呈现文本。若是以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则应考虑窗口和面积的大小,每行字数应在7±2的范围之内,随面积的增大,阅读速度、记忆效率会随之下降。

2 利用思维导图“组块”知识结构,增大记忆容量

(1) 原理概述

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学会组织要学习的材料。“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容量为7±2。”[2]组块可以帮助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善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能够把散乱的信息组成信息块,增大其记忆容量,在提高学习绩效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利用思维导图“组块”学习材料,可以较好地完成学习材料结构化。组块的容量越大,能够记忆的内容就越多。

(2) 原理的应用

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把内容归类、编制提纲或系统化,就是组织或构成“记忆单位”,即组块的方式,能够明显地提高记忆效果,这一切思维导图是能够做到的。它的使用可以贯穿于整个网络课程中,思维导图通过一些“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章或一节的知识,甚至某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压缩’”[3],由此形成由关键信息及其信息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一张图,这样在剔除了冗余拖沓的内容之后,保留了关键内容。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加速学习内容的积累,极大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依据信息之间有联系的分类可以使资料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更加系统、规范,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设计者可以在每门网络课程中绘制一张树状的思维导图,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4]这就形成了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框架图。但这又不仅仅是一个框架图,每个分支上的关键词要设置为热区域,可以进一步查看其具体的涵义,这样,框架图变成了一个查询工具。

思维导图的应用,使知识结构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概念,便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结构的整体把握,加深了记忆。下面以教学评价概述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组块”学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案例2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教学评价概述

实现方法:利用Mind Manager软件绘制有关教学评价的思维导图,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对教学评价概述所包括的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便于他们对内容的系统化记忆。脚本如图2所示。

3 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记忆

(1) 原理概述

明确学习目的有助于学习者的记忆。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出明确的记忆目的是进行有效记忆的关键。

(2) 原理的应用

遵循上述原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主要将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定位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

一般对于访问网络课程的学习者而言,大多数都是在进行没有指导者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而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集中于识记。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对于课程中学习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视。在每一章、节、单元的开始,应该列出本章、节、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促进记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这一点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学习者通常是进行独立学习,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提示,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时间和智力浪费,会比没有学习目标的盲目学习,学习效果要显著的多。以《教学系统设计》中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为例,说明明确学习目标的中重要性。

案例3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实现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多,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加以指导,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这样能够促进对重点内容的记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根据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这样提出学习目标。脚本如图3所示。

4 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

(1) 原理概述

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短时记忆的过渡要靠对记忆材料的重复识记;材料储存要从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也要靠重复识记,即复习。[5]下面以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也称遗忘曲线)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特点是:在学习之后,立即会迅速下降,而当间隔时间延长时,就逐渐变得平缓了。这条曲线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少了,遗忘发展的速度也就慢了,可以用“先快后慢”这句话来概括遗忘发展的这一特点。遗忘总是在所难免的,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所以复习中要充分运用遗忘规律,在新学得的知识尚未遗忘时就开始复习,使新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得到加深,建立起牢固的神经联系,提高记忆效率。

(2) 原理的应用

要遵循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这则原理,在适当的学习进度里安排复习内容。例如,可以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根据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前后联系,适当复习一些上次课的内容。这样,既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又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本次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学习者可以根据练习成绩的优劣,再次对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下面以《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原理的应用。

案例4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第三章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实现方法: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点击相应的链接,呈现复习内容。脚本如图5所示。

另外,复习中要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要防止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对学习内容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四 结语

本文就如何依据记忆原理来设计网络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综上所述,记忆原理的应用,对网络课程设计有着重大意义。网络课程承载着辅助学习者学习的任务,因此提高学习者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的课程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我们应该从记忆原理这个重要方面加以考虑,完善网络课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2]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38.

[3][4] 张豪锋,王娟,王龙.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13-15.

[5] [美]理查德•西•约克.如何准备考试[EB/OL].

[6]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王等.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92-219.

[7] 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70-76.

[8] 张宗伟.CAI课件中的记忆强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1999,12:39-41.

[9] 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0-292.

[10] 张筱兰.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心理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1999,07:37-39.

[11] Memory skills[EB/OL].

Study on Memory Principles in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

――Take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for Example

LI Zheng1WANG Zheng-jia2LI Yuan-hang2

(1. College of Educational,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China;2.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Hebei,071001,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s,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Tangshan,Hebei,063000,China)

Abstract: Online courses provide strongly supports for learner-centered self-study.This paper studied by means of four principles of memory, which were suitable in online courses designing.It uses the principles of memory at the beginning to take the course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as an examp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learners’ memory, it analyzed how the principles had been applied in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Therefore, this study can help the learners to realize increasing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 Memory Principle; Online Courses; Chunk; Mindmap

上一篇:网络教学活动生成平台TAGS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校网络课程应用调查分析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