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19 05:15:13

简析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6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作文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创新,小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形势喜人。在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是优化课内外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小学作文践行生活化教学,浅谈五方面的体会。

1 融合生活化理念创新教W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去挖掘语文作文教学的魅力,养成自我训练、自我写作的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语文写作的习惯。”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强化融合生活化理念,在教学中生活、在生活中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涉及到自我学习、阅读资料、学习写作、总结全文几个阶段,因此在其中都要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进一步将生活理念融入其中,注重生活实际,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从而提高小学作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其优势。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金鱼等习惯,向学生展示出更多的照片和相关物品,从而结合日产生活实际,将生活化理念深入其中,写成说明文,提高小学作文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写作能力。

2 引导体验生活融入积累鲜活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但多姿多彩的生活并不能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作文生活化教学重视写作前鲜活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体验,感悟。带着任务,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带着好奇,带着憧憬,他们会为自己的无意的发现而惊喜,这往往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不断去探索,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对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感而发。如写关于动物的文章,在写作前一段时间,教师就应告诉学生习作的要求,范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动物进行观察,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把些小动物带进教室,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型、吃相、习惯、爱好等。也可以引导学生组织多种校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集体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

3 激发想象引导创作“生活味”

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是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在互动交流中,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小学生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生活与写作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学习题目为《我与父母之间》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与父母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将这些事情整理出来,这些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然后让学生有条理的进行书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要点明主旨,文章中可以利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美化文章。又如:在学习题目为《未来的地球》的写作的时候,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现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在未来机器人究竟会不会替代人完成日常工作?未来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想象,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书写,通过联系现代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良性互动,不仅能扩大学生创作“生活味”作文的深度和广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借助多媒体活跃“生活气息”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能够将内容还原回去,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作文更加生活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既不能抹杀孩子的兴趣,也不能以高年级的标准要求学生,这就需要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实施生活化教学。例如:在学习《春风》这一课并且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仔细去体验春天来了的万物复苏的情景。在创新的基础上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又如:在学习书写《为告诉某件东西》这一篇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某件东西能够写文字、实物、以及图片,学生应该仔细观察这些东西,然后进行书写,明确写作论题为说明文,根据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进行书写,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起来,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小学生真正热爱学习作文写作。

5 举行生活主题笔会,先谈后写

围绕生活主题进行聊天式“笔会”,是检验小学生生活体验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围绕主题、先聊后写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总结感知生活、总结生活经验的能力。虽然每个学生写的题目是相同的,但是每个学生经历的文化、环境、生活是不同的,从而使其写出的文章也不相同。例如:学习作文《我的课余生活》,首先让大家谈一谈印象最深刻的课余事件或最感兴趣的课余爱好,使作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又如:在提出《秋天的图画》这一命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将题目进行分解,谈一谈对秋天的印象,列举出秋天都发生哪些自然现象,以往的秋天有没有有趣或重要的事件,让学生根据这些现象和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其中的原因或梳理发生的次序。这种生活主题明确的课堂“笔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性体会和理性认识,而且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激发其写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方法和模式融入小学作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和水平,优化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优势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 严淑珍.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5(05).

[2] 张年芳,张松祥.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迷思及其返正[J].教学与管理,2015(07).

[3] 夏灿.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5

(02).

上一篇:浅议小学班级文集序列创作实践及教育功能 下一篇:简谈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