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时间:2022-08-19 04:45:17

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摘要] 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质量,应从最基础的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做起,明确职责与权限,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有利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其中包括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操作过程的规范,以及审核、备份及操作日志等方面的管理,这些方面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的权限管理。

[关键词] 电算化;岗位;职责;权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07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4- 0010- 0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的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必要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是按照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及工作性质来划分的,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相比,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一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过去几个人的工作,尤其是管理部门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后,会计基本数据的来源渠道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会计工作的分工、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会计岗位的分工已不适应目前电算化工作。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2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会计电算化主管;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记账员;硬件维护员;软件维护员;档案员;系统分析设计员;程序员;电算审查员;网络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会计电算化主管

会计电算化主管又称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会计电算化主管负责协调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工作,应该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相应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会计电算化主管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所用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本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报表数据格式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岗位人员对会计应用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会计电算化运行现状,提出修订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意向。

2.2 数据审核记账员

数据审核记账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2.3 硬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是指专门用于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电源等。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硬件维护员的主要责任是:

(1)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严格执行硬件维护保养制度,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硬件维护员的职责按维护任务性质可以划分为:对硬件适宜经济性运行的维护保养,即保证在一定条件下(例如,确定适宜的运行时间,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及温度、湿度等空气质量条件)的经济性运行;对硬件进行物理性维护保养,包括对硬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根据零部件使用生命周期和磨损程度更新更换,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零部件运转正常。

(2)制订和维护规划方案和日常维护工作计划,履行硬件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硬件运行情况,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按期编制零部件、工具、用具使用和采购计划,保证日常维护更换和使用的需要。具体组织操作人员对计算机、键盘和打印机进行日常清洗;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随时整理工作台上的打印纸;调整监视机房的调温设备是否正常,温度是否合适等。

2.4 软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3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通常,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一般配备两台或若干台计算机。上机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介入操作的人员数量多,构成复杂,客观上也会产生不同人的行为方式。因此,制订统一的操作权限,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运行的客观需要。

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分为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和赋权两个方面。

3.1 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

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一般应由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制订。会计人员(包括电子计算机专业人员)因工作需要上机操作,必须经财政部门考核组考核合格,颁发“计算机操作证”或“会计电算化操作证”,持证上机操作。考核不合格或无证者不准上机操作。进行操作人员资格认定是从根本上保证上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措施,能有效防止上机操作人员因操作技术不合格、不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能而误操作造成差错、损失。

3.2 赋 权

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软件应具有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和对指定操作人员实行使用权限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除在会计核算软件技术上加密外,还应在管理上进行分工,分别要对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审核记账员、会计报表编制人员、会计账簿打印输出操作员、各专项功能模块操作员和其他会计业务操作员的操作权限给予界定,防止越权操作所引起的数据丢失、紊乱和泄密现象出现。

会计电算化是将繁琐、单调、机械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将会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提供管理和决策所必需的数据。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高太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师,2006(1):195-196.

[4]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3.

[5]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6]阿妮塔 S 霍兰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贫困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下一篇:用个性化邮件留住老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