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彼岸花开终须等

时间:2022-08-19 01:54:02

十一月,CPI、PPI的迅速回落,企业盈利能力与通涨下滑如影相随。“预调、微调”成为2011年末最热门的词汇:月度贷款增加了,票据贴现利率显著下滑了,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了,央票利率下行了,差额准备金利率公式微调了,填诗作赋的债券交易员们高呼“幸福来得太突然”,“货币政策转向”能像08年一样力挽狂澜吗?笔者认为,诚然由于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估值压缩大概率已经结束,但这次我们恐怕需要比08年有更好的耐心,去等待下一轮牛市的曙光。

首先,此次国内货币环境与往日不同。经过近3年25万亿新增贷款,我们的贷款余额已达53万亿之巨,即使2012年再放出8万亿,其增速也仅6.5%,再也难以见到09年95%的贷款增速;再者,在贷款3年几乎翻倍的贡献下,还款能力有限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超过10万亿,银行普遍过于依赖其抵押品而不是现金还款能力,面对存款负增长频现的情况,其自身的放贷能力似乎已经经不起下一轮剧烈加杠杆了。

其次,通胀隐患成为2011年的主要问题。过去3年,中国的M2总量扩张了80%,目前已达81万亿,M2/GDP比例高居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首,“货币似蜜,最后还似水”,假以时日,实际购买力下降会使得12年通胀可能在3%附近就筑起台阶,目前不但很难看清其进一步下行的动力,反而有放松货币政策通胀就会快速反弹的隐忧。

最后,国际汇率环境大不一样,现在人民币已经处于一个敏感位置。净出口已趋于平衡,NDF已经出现贬值预期,香港市场的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低于国内中间价引发套利,外汇占款开始罕见出现负值;“没有币值稳定就没有购买力稳定”如前所述,超发人民币的购买力比三年已明显走弱,人民币汇总过去3年也持续升值了7%,一旦放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却将可能反引发资本外逃。设想,经过经济调整的美国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经济复苏,随之而来的预计是全球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泡沫的破裂。如果此时人民币升值路径将走到尽头,热钱转而流出,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或许出现大幅回落,而银行体系的巨量与房地产相关的抵押品质量因此而显著恶化。这将是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可能将再次面临银行危机这个最困难的局面。

落实到当前的投资来看,估值压缩过程结束确实让管理人可以从单纯的“低仓位、防御型”配置中走出来,更为积极的从固定收益、成长股中寻求积极的正回报;但在这么一个货币政策很难大幅放松,周期性企业盈利下滑还将继续的前景下,底部震荡期可能会相当漫长,耐心与谨慎还会是投资者的朋友。

上一篇:跟踪内地资源主题的指数分级基金 下一篇:基金观点荟萃:广发\平安大华\招商\大摩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