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8-19 01:30:03

漳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通过对漳州某高校近年来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在实施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学校积极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问题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80-02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

我国的大学生医疗保险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建立公费医疗制度,1953年起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这一制度为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医疗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费医疗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特别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身体素质的降低,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学生医疗保障的需求。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2009年4月,国务院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明确规定:自2009年起取消大学生公费医疗待遇,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漳州市赶上高校扩招的东风,高校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数也越来越多,高校园区也初具规模,漳州市政府办公室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09】118号)精神制定了《漳州市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主要实施办法有:一是参保范围:漳州市行政辖区内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科研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并详细规定大学生入学前及毕业后的医疗保险续接去向。二是资金筹措和征缴:由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两部分组成,每人每年120,其中政府补助82元,参保个人缴纳38元。(个人缴纳标准每年都有变动,2010年30元、2011和2012年5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参保所需个人缴费部分,占在校生总数20%范围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超出范围部分由所在高校给予补助。三是参保登记和异动:自2012年以来福建省开始实行网上参保,为大学生办理医保业务有异动,快捷又方便。四是保险待遇和就医管理:大学生住院和门诊大病,通过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大学生日常医疗暂实行补助经费由学校包干使用的办法。住院补偿比例:一级医疗机构80%,二级医疗机构65%,三级医疗机构50%,门诊特殊病种统筹补偿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为50%。

二、漳州大学生参保现状分析

(一)资数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漳州市大学生的参保情况、学生健康情况、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笔者对漳州市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6份,回收率93.2%,其中男生221人,女生245人;大一155人、大二207、大三104人;城镇224人、农村242人,各项数据的比例符合总体规律。所有数据资料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5.0及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参保情况。根据统计结果,76.5%的同学已参加医保,其中参保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学校统一组织占了76.3%,本人自愿15.8%,家长要求7.9%,有23.5%的同学未参加医保,其中的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好,不需要参加医保占66.5%,不知如何参加5.3%,因为在家参加了农村、城镇居民医保或商业保险不想重复参保25.9%,还有2.3%的同学是因为经济因素,包括家庭经济不允许和嫌保费太贵。可见经济因素已不是同学未参加医保的主要因素。更多的是同学对于大学生医保的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年级越高参保率反而越低,据了解,毕业班学生大部时间都在实习或是找工作,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此外,由于费用报销程序复杂或是因为对医保知识了解的不深入,门诊报销还未真正落实,只有住院才能报,使得身强力壮的大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多花钱参加医保。这说明学校得加强医保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图转变一些同学的观念。

2.学生的健康情况。在调查的同学中有85.9%的同学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只有14.1%的同学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差。这也许是同学不愿意参加医保的原因之一。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近一年来有三次门诊以上经历的有49.8%,并主要是去学校医务室和私人诊所,主要疾病也是感冒等。而近一年来因疾病住院的学生有9人,占调查总数1.93%,其中住院的原因排前三名的分别是:肠胃道疾病、外伤、骨折。

3.满意度及评价。由下表所示,列出了大学生对现阶段医疗服务及保险制度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占6.05%,比较满意占22.95%,满意38.32%,不满意占32.7%,按满意程度高低来看,满意程度越高,所占的比例越低。证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现阶段的医疗服务状况存在不满,学生满意度低。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报销手续复杂、保险理赔时间长、理赔困难,年缴费标准一直变动且越来越高。

三、讨论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完善大学生医保制度,建全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实行强制性参保原则,以提高参保率,根据调查所示,参保率还有待提高,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健壮的黄金时期,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对健康投保的意识不强,只有实行强制参保,才能使医保真正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保证大学生都能享有医疗保障,顺利完成学业;建全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不同层次的商业保险为辅助、重大疾病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可以缓解不同程度疾病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充分实现个体的需求。

2.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力度。立法先行是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稳定的筹资机制的根本保证。将大学生医疗保障纳入法律制度,明确规定政府、学校、大学生以及医疗机构等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强制性和规范性。国家制定一个统一的基本标准,但允许各地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灵活的变动。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监管,建立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保证大学生医疗体系能有效运转。

3.提高政府补助,保证资金投入。大学生属于无收入来源的纯消费群体,主要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用,政府补助的力度与参保率具有一定的关系,2.3%的同学是因为经济因素,所以政府应多给予补助和资金投入,扩大报销范围、提高保费额度及服务效率、改进医疗机构特别是校医院的软、硬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才能有效地减轻大学生地看病的经济压力,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二)学校积极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

1.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健康风险防范意识。根据调查得出,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政策缺乏了解,调查的学生中有5.3%不知如何参加,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现象,学校应利用现代科技,以网络、板报、宣传片、小品、班会、案例等形式多样地进行政策及参保优势的宣传。提高参保率的同时,也能在遇到突然的疾病时能充入享受医保带来的帮助。

2.建立常规化的学生健康管理制度[1]。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咨询、性教育、艾滋病防治、预防等等。普及卫生和自我保健知识等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

3.加强校医院的软、硬件建设。根据调查可见,学生大部分的门诊都是在校医院(医务室)看诊,校医院的优点是便捷、药费便宜,程序简单,无需挂号等待,是同学门诊的首选。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医疗设备简陋、工作人员技术和态度不好等,以漳州高校为例,各高校都是规模很小的医务室,不提供住院,只进行一些日常的简单地护理。这使得漳州的大学生医保门诊报销一直没能很好地落实,建议在高校园区建立一所综合的医院,以提高大学生医疗服务的质量。

四、结束语

将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是一项新的举措,有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建立覆盖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才能减轻学校和学生的医疗负担,真正的保障大学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与政策改进[J].社会保障研究,2011,(6):54-59.

上一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下一篇:风云气多,儿女情少:一曲英雄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