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

时间:2022-08-19 12:56:02

试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

一、文学名著阅读

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形成鲜明对比。课内是单调、抽象而枯燥的,课外是丰富、形象而生动的;课内学习是单一的生活,课外读的文学名著是百科全书,是全面的生活。虽然文学名著是艺术化的生活记录,阅读文学名著是间接体验生活,但对于过着纯净的学习生活、有着繁重课业负担、充满着五彩梦想的青少年来说,阅读文学名著,简直就是直接的生活体验。故文学名著阅读是中学生所渴望的。这是选择文学名著阅读的第一个原因。

文学名著的主人公大都是与中学生年龄相仿的青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写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成长历程。主人公与自己是同龄人,有共同语言,故易引为知己。主人公的青春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高尚的品格、顽强的意志会深深感染成长着、思考着、憧憬着的中学生,中学生把他们奉为楷模。主人公的生活是全面的生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不品尝;是非对错、真假美丑,历经反复而更加坚定。这种历程吸引着中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不断修正自己,从而提高精神境界。

文学作品的情节往往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经过了锤炼的,朗朗上口,文采斐然。

情节已牢牢把青年学子吸引住;语言更是他们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得力工具。

二、名人传记阅读

选择名人传记做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是基于其心理健康的需要,尤其是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精神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急速发育的阶段,心理成熟落后于身体成熟。他们普遍存在着不稳定的情绪,表面上似乎兴趣广泛,但实质上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什么事也不能真正坚持下来。由于阅历不丰,生活面狭窄,对生活认识简单,所以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承受能力不强,抗挫能力差。然而,青少年都有远大理想,个个渴望成就大业。这就是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阅读名人传记。名人传记的主人公是真实而成就非凡的人物,是各个领域里的成功者。更重要是,几乎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要经历无数磨难,都有顽强的奋斗意识,目标坚定,不怕失败,都精力充沛,刻苦努力。一句话,有名人的奋斗精神,乃有名人的非凡成就。

三、通俗哲学阅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爱智慧”,是“思想之剑”,是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内在精神支撑,是人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的生命密码。我们的中学生往往比较困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社会是什么,怎么样?”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可以说,心灵的成长与哲学智慧必然相遇。再说,掌握唯物辩证法,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向等等,也是我国教育对中学生的要求。

从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教育的角度出发,也要求把通俗哲学列为中学生的必要读物。众所周知,中国本土至今尚无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属亚洲,日本不用说,印度就有4位,就连拉美、非洲都不乏这种顶尖奖项的获得者。比我们发达的有,比我们落后的也有。我们以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据说华人是世界上最富智慧的人种),以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以世界最多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有获诺贝尔奖的成就呢?我想,这

现代教学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教学中要求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讲究课堂实效。

先看一则学生对语文教学认识的超级幽默:我们也会上语文课的,每课无非是介绍时代背景、生字词注音解释、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或艺术特色,就是自己不会读,考试不会考。

再回望语文课堂: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暗暗叫苦;讨论活动热热闹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令人大跌眼镜的考试结果:平时专心听讲、辛苦做作业的学生考了50分,而平时不听课、不做作业的学生考了60分!回想着老师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和当初的“热热闹闹”,看着手里的“大红灯笼”,学生只能无奈地发出一句肺腑之言:“万钟与我何加焉!”

客观地讲,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可是效率依然低下。那么,还有什么新的突破口吗?在这种背景之下,我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研究应势而生。这让我们从茫然不知所措中看到亮点,有了新的研究探索的方向。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出明确界定:“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教与学自身的属性揭示教学内在的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目标达成性;二是有效率: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所得与教学产出的比值;三是有效益:是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要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评价。”

从“效果”、“效率”和“效益”这三个词中应当看出,我校的这轮语文课改是在对前期的“轰轰烈烈搞课改,标新立异无成效”冷思索后开始的“扎扎实实提质量”的务实之旅。据此,我们归结出并明确地告诉学生,阅读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1.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

可能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尤其跟我们大搞应试教育而严重忽视哲学教育有关。在西方,哲学与数、理、化同等重要,要成为一位科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笛卡儿、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地道的哲学家。我国本土曾有一位物理学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他就是赵忠尧先生,赵先生在美国攻读研究生的专业正是哲学。可见,要在科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必须具有深邃的思想,必须掌握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学问――哲学。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发展,我们的民族要复兴,我们要造就“一批拔尖人才”,必须加强哲学的教育,必须让哲学成为中学生的读物。

笔者所选择的课外读物是既独立又有联系的。它们各有一个主要目的,即:阅读文学名著,用以提高思想境界;阅读名人传记,用以确立奋斗精神;阅读哲学著作,用以培养思辨气质。三方面的联系是可以提升人品、变化气质的。

三、通俗哲学阅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爱智慧”,是“思想之剑”,是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内在精神支撑,是人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的生命密码。我们的中学生往往比较困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社会是什么,怎么样?”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可以说,心灵的成长与哲学智慧必然相遇。再说,掌握唯物辩证法,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向等等,也是我国教育对中学生的要求。

从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教育的角度出发,也要求把通俗哲学列为中学生的必要读物。众所周知,中国本土至今尚无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属亚洲,日本不用说,印度就有4位,就连拉美、非洲都不乏这种顶尖奖项的获得者。比我们发达的有,比我们落后的也有。我们以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据说华人是世界上最富智慧的人种),以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以世界最多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有获诺贝尔奖的成就呢?我想,这可能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尤其跟我们大搞应试教育而严重忽视哲学教育有关。在西方,哲学与数、理、化同等重要,要成为一位科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笛卡儿、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地道的哲学家。我国本土曾有一位物理学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他就是赵忠尧先生,赵先生在美国攻读研究生的专业正是哲学。可见,要在科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必须具有深邃的思想,必须掌握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学问――哲学。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发展,我们的民族要复兴,我们要造就“一批拔尖人才”,必须加强哲学的教育,必须让哲学成为中学生的读物。

笔者所选择的课外读物是既独立又有联系的。它们各有一个主要目的,即:阅读文学名著,用以提高思想境界;阅读名人传记,用以确立奋斗精神;阅读哲学著作,用以培养思辨气质。三方面的联系是可以提升人品、变化气质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山县望峰中心学校)

上一篇:讲点“实惠性教学” 提高阅读能力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