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

时间:2022-08-18 11:08:04

贵州毕节:“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

贵州省毕节市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年以来,抢抓国家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良好机遇,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为目标,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从28.4%提高到46.23%。

毕节市探索创新了“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五开治石”防控石漠化等生态建设经验。

“五子登科”建设立体生态。即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探索出“山顶种植松杉柏带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系带子、山下抓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的“五子登科”立体生态建设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路、房的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五种模式”推进毕节绿化。即在造林绿化实践中,探索出先建后补、代种代管、承包造林、企业带动、建设移交“五种模式”,充分激发了大户能人、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长期以来造林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造林难题,补齐了造林资金短缺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两块“短板”。

“五轮驱动”发展林下经济。即利用毕节试验区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高位推动、政策撬动、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五轮驱动”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加快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进程,促进农村开发扶贫,走向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绿色发展之路。

“五开治石”防控石漠化。即在石漠化防治工作中,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土条件、生态承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精准治石,探索出开绿色之源、铺开防治生态被,开产业之源、撬开防治经济阀,开机制之源、解开防治束缚链,开模式之源、凿开防治力量泉,开科技之源、打开防治锦囊袋“五开治石”的石漠化防控模式,实现了石漠化区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在四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是突出“四个结合”,做到精准施策。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意愿相结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结合、重点突破与连片推进相结合以及工程建设与后续管护相结合。将“退不退”“种什么”“怎样种”等问题交由群众决定,实现了规划引领、政府引导与群众意愿“无缝对接”。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建“生态混交林”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建“经济林”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建“旅游景观林”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出风景、面上出绿量”的思路,集中打造特色产业带和生态景观长廊。严格把好设计、种苗、施工、验收和资金兑现“五道关口”,确保栽一片苗木、成一片林地、留一片绿荫。

二是突出“四个支撑”,强化产业培育。注重生态畜牧业支撑、经果林支撑、林下经济支撑和生态旅游业支撑。把退耕还林还草与扶贫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延伸森林旅游产业链条,一年可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收入40余亿元。

三是突出“四个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创新种苗保障机制、市场主体培育机制、造林管理机制和森林经营机制。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着力解决“苗”怎么供、“树”谁来种、“林”怎么管等问题。尊重自然规律和群众意见,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要造什么林就育什么苗。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方式,推行“先建后补”“先退后补”模式,确保栽得下、管得好、能成林。

四是突出“四个强化”,提高工作效能。强化帮扶指导、协作联动、示范带动和督导考核,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

(作者系贵州省毕节市市长)

上一篇:法的启迪不应成为家庭教育的盲点 下一篇:除了智谋和故事,其实我们还可以来看看大梁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