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和“双基”同等重要

时间:2022-08-18 10:19:10

摘 要:语文中有和“双基”同等重要的内容。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得到一种文化的浸润。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实现智慧的生成。第三,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走出一个健康的“真我”来。

关键词:语文;“双基”;同等重要;文化浸润;智慧生成;真我

语文的“双基”在任何时候,发展到任何地步都是不应该忽视的,正所谓“不为时尚放弃永恒”。但“双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构成语文的全部,又有云“莫被传统禁锢思想”。

和“双基”同等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一、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得到一种文化的浸润

这里的“文化”包括:

1.道德文化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得到道德的“洗礼”,一方面清除道德的渣滓,一方面滋生道德的灵光。

2.精神文化

语文教育要有助于学生精神的提升,要让学生产生热心于语文的冲动和表达,致力于语文建设的情怀,并通过这种“冲动”与“表达”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

3.情感文化

语文,与其说是一种符号,不如说是一种“感情”。语文的“感”包括:民族感、自豪感、责任感。

4.时代文化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展示现代科技成果的篇目,这些课文,不但很好地传递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信息,而且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跳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搏。学习这类课文,要引领学生进入“文化”的境地,感受并呼喊出“时代”的最强音。

5.技术文化

所谓“技术文化”,就是能够有效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帮手”,它包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优秀的语文学习品质、健康的语文学习心理和稳定的语文学习情绪等。

而“浸润”则概括了学生对文化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作用过程:一是阐释文化。教师要引领学生对上述的文化种类,从内涵到外延作出系统而又正确的“解码”。二是内化文化。语文中的诸多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在语文教育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其“内化”,便犹如美丽的花瓶,充其量是一种摆设。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顺应或同化那些必得的“文化”。三是建构文化。表现为学生对文化的冲动、向往、追求和表达,并建立初步的文化体系和具有个性化的文化风格。

二、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实现智慧的生成

语文教育在学生智慧的生成上,可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潜力的开发

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发现”的教育,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发现”的课堂。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次次的课堂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

2.思维的启迪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语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介入,以提高思维水平。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即问题一定要有思维的价值,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一层意思是语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示,以提升思维的档次。如来自作者驾驭语言本领的启示,来自教师剖析文本语言和处理课堂语言的启示,抑或来自同学的运用学习方法的启示等。

3.想象的培养

语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舞台,因为语文中有着丰富的可供学生想象的“资源”,如课文的空白点、情节的发散点、语言的聚焦点等。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个性的发展

语言是模糊的,所以理解必然多元。这种“多元”的特征可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其实,在语言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自主寻找学习伙伴,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而这种做法又恰恰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选择。

三、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走出一个健康的“真我”来

这一点恐怕是所有学科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我觉得语文更为重要。因为语文的课时最多,语文的内容最“杂”,特别是语文中还有数不清的人,而且是多种“形态”的,有智慧的人,有愚昧的人;有伟大的人,有渺小的人;有勇敢的人,有胆小的人;有可爱的人,有令人厌恶的人。这些“人”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语文教育不可避免地要有一项“认识人”的任务,而这个认识人的过程恰恰有助于塑造出学生的“真我”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更多的关注。

1.关注“人性”

人性就是自然性。高尚的人往往都是自然的人,而真正做到了自然方可促使人走向高尚。小学生的特性更多的是自然性,是完全有条件可以塑造成“高尚人”的。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时常见到小学生的“自然性”是被扭曲的,如说违心话、弄虚作假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有些言行和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性”的泯灭和“自然”的废除。因此,语文教育应该还学生的“本来面目”,让学生的人性得到自然释放。

2.关注“人本”

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书”为本。有个大家都经常挂在嘴上的词叫作“教书育人”,我建议改为“育人教书”。从“人本”的角度讲,不仅要完成“教书”的任务,更要完成“育人”的任务,甚至要凸现“育人”。

3.关注“人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有情,人更有情。语文课应该以“情”贯穿。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课文蕴涵着的情愫,领悟课文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鼓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4.关注“人品”

语文课要教会学生“懂事”,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什么事应该支持,什么事应该反对。要教会学生“懂人”,什么人应该尊重,什么人应该关心;什么人是可爱的,什么人是可恨的;什么人值得同情,什么人需要批判。要教会学生“懂理”,不蛮撞,不撒野,不无理取闹,不天马行空,不独来独往。

5.关注“人格”。对小学生来说可定位在:有自己的独立性、有学习方面的良好作风、有勤奋好学的精神、有能够抗挫折力的心理、有长大能够为社会做点事的志向、有追求向上的理想等。

语文中和“双基”同等重要的内容或许还不止以上三点。语文三维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不能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双基”之于语文,犹如基石之于大厦。夯实“双基”的同时切勿忘记还有和它同等重要的内容。这样才有风光无限的大厦。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乡梭头湾小学)

上一篇:如何帮助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 下一篇:加强汉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