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几点举措

时间:2022-08-18 09:41:25

打造高效课堂几点举措

摘要:课堂的高效性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怎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个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举措。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师 学生 新课程标准 自主学习 学生成绩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01

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多,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强,也愈来愈高。但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改变原来的教育模式,“还在死读书和读死书的情况下,学生们除了被动的听课、完成作业、应付考试,长时间的学习几乎没有袭击可支配的时间”。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没有发展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身心发展不健全。这样的课堂导致大多数学生是陪读,只有少数人成了精英。使得学生厌学,甚至出现了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但并未掌握知识的现象。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人。所以,打造高效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备好数学课是前提。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那么他对这节课节奏的把握就相当有问题,他对数学课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了解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细讲,这样就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礼记》中有这样的诗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教师不仅要备课,花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还要设计好教学过程,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讲课不说废话,要简单扼要、通俗易懂,教师要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这是当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必备品质。

第二,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对数学缺乏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靠讲大道理是很难做到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一切学习活动的内在因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造激发学习兴趣的机会,比如:通过一些实物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再如让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实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场景,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热爱数学,适当给予学生肯定、鼓励、赞扬,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打破以往的师生交流方式。传统的缺乏亲近的交流造成了彼此心灵的封闭,所以需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说话讲究分寸,了解学生的性格,这样学生就更容易亲近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笔者的理解是学生亲近你,相信你,你所传达的知识就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师也愿意教授知识,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各种学习任务,学生能完成得更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四,活学活用,注重讲练结合。

做练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活动,只有做练习题,才能真正应用数学知识,这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曾经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课堂上,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很活跃,整节课的知识点也非常完整,应该有不错的效果,然而课后做作业的情况却让人出乎意料,作业质量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练习,没有趁热打铁式地巩固新知。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地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薄弱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练习,把学生不会的知识变成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能不高效吗?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也有特别的讲究,针对学生基础的不同,因学生差异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活学活用、讲练结合是数学课堂的有效保证。

第五,高效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一遇到难题,不用脑思考,总想问别人。平时作业还能应付过去,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这些学生就是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些章节内容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得到一个最初的答案。在此之前,教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也增强了,再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他们可以试着找寻答案。

笔者认为,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理念,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我们要对课堂教学不断思考、总结、创新,立足于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切实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

[3]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艳苹,吉林师范大学,吉林松原 131100

上一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浅议网络辅助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