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做法与体会

时间:2022-08-18 08:56:32

我院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做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0 - 85 - 02

【摘要】目的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反复组织学习《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制定就诊流程,加强预检、分诊,规范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规范消毒措施,做好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加强卫生健康宣传。结论门诊就诊患者是流行病的易感人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严格管理是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门诊;措施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H1N1甲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1]。门诊在接诊流感样病例,排查甲型H1N1流感病人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 人员培训

1.1 积极组织参加医院举办的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学习。

1.2 门诊重点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的培训,并进行了笔试及不定时的提问,做到人人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

2 规范就诊流程

2.1 增加预检、分诊点在门诊一楼挂号室旁设立发热患者体温测量处,并及时进行预检分诊;在门诊二楼的内科及儿科候诊处又分别设体温测量处及预检、分诊点,进行二次预检分诊。

2.2 实名制挂号流感样患者就诊必须实施实名制挂号就诊,填写确切的地址及可靠、方便、通畅的联系电话,儿科患者填写家长姓名。

2.3 增加诊治医生,使患者能及时就诊,降低门诊人流量,减少院内感染机会。

2.4 规范发热门诊就诊途径预检、分诊护士对就诊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有明确接触史、体温≥37.5℃、伴有流感样症状的立即给病人与陪同家属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由导医直接将病人送至发热门诊,在陪送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相距1米,并走在上风口。

3 规范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3.1 标准防护普通门诊的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一级防护标准进行防护,工作时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3.2 严格执行手卫生采用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标准洗手,洗手后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每个诊室配备快速手消剂,加强手的清洗与消毒。

3.3 加强监督护士长不定时进行个人防护的监督检查,对防护不到位的给予指出问题,并进行正确指导,使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

4 规范消毒措施

4.1空气消毒普通门诊诊室每天紫外线消毒1小时,呼吸内科、儿科诊室及候诊处除用紫外线消毒外 ,在病人就诊期间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

4.2物体表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抹擦作用10分钟后、再用清水毛巾擦拭。

4.3 地面消毒每天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

4.4 医疗用品消毒体温计用75%乙醇浸泡30min,取出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用75%乙醇擦拭消毒。

5 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分别在挂号处、输液处设电子屏进行甲型H1N1流感知识宣传,在各候诊处摆放相关宣传单,医务人员口头进行健康宣传。

6 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

凡是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发病在三天之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的患者就进行咽试纸、鼻试纸、漱口液标本的采集。

7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所有盛感染性废物的垃圾桶都加盖,分泌物排入密闭容器内,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医疗垃圾密闭运送,利器盒注明启用时间,三分之二满或使用48小时须重新更换。

总之,门诊就诊人群比较集中,抵抗力较弱,就诊患者来源广、病种杂,传染病易在门诊形成交叉感染,所以认真制定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就诊流程,认真进行预检分诊,做好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严格管理等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门诊传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医院控制技术指南(2009年修订版)[s].

上一篇:自动洗胃机洗胃术的管理改变 下一篇:巴氏腺囊肿三种手术方式疗效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