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一)

时间:2022-08-18 06:22:48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

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而“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五禽戏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

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

习练五禽戏时,动作要不僵不滞,柔和自然。“戏”有玩耍、游戏之意,这也是与其他健身气功功法不同之处。要领悟“五禽”的神态,进入玩耍、游戏的意境。意随形动,气随意行,意、气、形合一。练功时要注意对呼吸的锻炼,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有以下规律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蓄吸发呼。

另外,在习练功法过程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由浅入深。习练要注意动作的细节,可采取上、下肢分解练习,再过渡到以腰为轴的完整动作。练功过程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2 因人而异。每个人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来进行。其原则是练功后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感酸胀,但不觉得太疲劳,以不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佳。

手到、步型和平衡

1 基本手型

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 基本步型

弓步:两腿前后分开一大步,横向之间保持一定宽度,一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内扣;另一腿自然伸直,脚跟蹬地,脚尖稍内扣,全脚掌着地。

虚步:一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脚尖上翘,膝微屈;另一腿屈膝下蹲,全脚掌着地,脚尖斜向前方,臀部与脚跟上下相对。身体重心落于后腿。

丁步:两脚左右分开,间距10~20厘米,两腿屈膝下蹲,一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虚点地面,置于另一脚脚弓处,此脚全脚掌着地踏实。

3 平衡

提膝平衡:一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上提,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

后举腿平衡:一腿蹬直站稳,另一腿伸直,向体后举起,脚面绷平,脚尖向下。

预备式:起势调息

动作一:两腿并拢,自然伸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胸腹放松,头项正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动作二:左脚向左平开一步,稍宽于肩,两膝微屈,松静站立:调息数次,意守丹田(脐下三寸)。

动作三:肘微屈,两臂在体前向上、向前平托,掌心向上,与胸同高。

动作四:两肘下垂外展,两掌向内翻转,并缓慢下按于腹前;目视前方。

重复三、四动作两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

动作要点

两臂上提下按,意在两掌劳宫穴(在掌中,第二、三掌骨间,握拳,中指尖所点处),动作柔和、均匀、连贯。

动作也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错误1:向左开步时,两膝过分挺直,身体左右摇晃。

纠正方法:开步前,两膝先微屈;开步时,身体重心先落于右脚,左脚提起后,再缓缓向左移动,左脚掌先着地,使重心保持平稳。

错误2:两掌上提下按时,运行路线直来直去,两肘尖外扬,肩膀上耸。

纠正方法:意念沉肩,再两臂起动,肘尖有下垂感觉,两掌上提、内合、下按,运行路线成弧线,圆活自然。

功用

排除杂念,诱导入静,调和气息,宁心安神。

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

第一戏 虎戏

“虎戏”要体现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动作变化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可摇的气势。

第一式 虎举

动作一:接预备式。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图1)。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图2)。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图3)。

重复一至四动作3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十指撑开、弯曲成“虎爪”和外旋握拳三个环节均要贯注劲力。

两掌向上如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两掌下落如拉双环,含胸松腹,气沉丹田。

眼随手动。

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错误1:手直接由掌变拳,虎爪状不明显。

纠正方法:手指撑开后,先依次屈扣第一、二节指关节,再紧握成拳。

错误2两掌上举时,身体后仰成反弓状。

纠正方法:两掌向头部正上方托举,身体与地面保持垂直。

功用

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

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第二式 虎扑

动作一:接上式。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图4)。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图5)。随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图6)。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图7)。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图8)。随后上体抬起,左脚收回,开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左右相反。

重复动作一至八一遍后,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9)。两臂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上体前俯,两手尽力向前伸,而臀部向后引,充分伸展脊柱。

屈膝下蹲、收腹含胸要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动作过程连贯,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两掌下按上提要与之配合协调。

虚步下扑时,速度可加快,先柔后刚,配合快速深呼气,气由丹田发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表现出虎的威猛。

中老年习练者和体弱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小动作幅度。

错误1:“虎爪”和握拳两种手型的变化过程掌握不当。

纠正方法:两手前伸抓扑时,拳变“虎爪”,力达指尖,由柔转刚;两掌向里划弧回收时,“虎爪”屈拢,轻握空拳,由刚转柔。

错误2:身体由折弯到展开不够充分,两手配合不够协调。

纠正方法:身体前挺展开时,两手要注意后伸,运行路线要成弧形,协助身体完成屈伸蠕动。

错误3:向前迈步成虚步时,重心不稳,左右摇晃。

纠正方法:迈步时,两脚横向间距要保持一定宽度,适当增大稳定角度。

功用

增加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可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

脊柱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牵动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流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上一篇:笑口常开寿自高 下一篇:绿色安全方案,塑造老年人健康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