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8 04:54:07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处于“高出生高死亡率”状态,这主要与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重销售、轻理财”现象有关,因此只有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进 中小型企业 财务管理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阻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薄弱

现在财务核算或管理软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各个层次或功能的财务管理或核算软件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很好的提高效率和确保核算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但目前公司的基础财务管理水平却与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包括财务资料的内部控制标准、职位分离原则的实施、审计、权限管理、决策数据支持、战略管理和业绩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财务发挥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期望的效果。这也是很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认为财务并没有很好的监管及控制业务的进行,而是流于形式和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程序。

(1)财务控制功能缺乏。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功能缺乏,明显缺乏良好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及内部控制工具。在中小企业的实践财务管理过程中,许多工具和技术并没有获得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执行或是运用。在公司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财务数据收集、整理、核算、编制财务报告方面,而并没有在财务数据分类、成本削减、业绩管理、预算控制、战略管理等财务控制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是退缩于只是提供数据和信息的支持者的角色。

(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使企业始终在高风险中运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过度负债风险。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不顾成本和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就是获得利润,只考虑如何将贷款弄到手,而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效益,更没有考虑如何有计划的偿还。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些中小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其结果导致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

②短债长投风险。在国家实行较强的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固定资产贷款比较困难。一些中小企业识图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

③资产重复抵押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为了不断融资投资新项目,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甚至出现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关系。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不断加大,企业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2.资产和现金管理混乱

(1)现金管理混乱,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多数中小企业认为企业存储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管理的混乱。

(2)应收账款控制不严,资金回收困难。很多中小企业业务收入的连年增长,却没有带来企业总利润的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同期应收账款数额增长的比例更大,而且账龄结构越来越趋于恶化,经营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同时,大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兑现,甚至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

(3)企业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生产或营销型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数倍,形成资金呆滞或资金周转失灵。

(4)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造成资产浪费严重。

3,企业投资失误

(1)对投资产业缺乏科学评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明确的产业投资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片面追求热门产业,忽视对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的科学评估,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中小企业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和分析,仓促投资。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那么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普遍性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小企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增长获得资金,而这些恰恰都是中小企业的弱势。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上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处于非公开的状态,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使得企业在银行的借贷信誉大打折扣。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原因

1,财务制度不健全

财务控制是现代控制论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和人员素质较低,导致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1)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管理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其次,会计报表的编制不合理,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误差,同时对企业的材料、工时、动力等消耗没有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

(2)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和标准。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和标准,也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给公司带来的利益。

2.财务管理水平低

(1)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普遍落后,对现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了解不多,使得企业的资金浪费严重。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的资本增值意识薄弱,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用现金交易,提早支取,延后结算,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损失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中小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的方式进行交易,但在催收措施上不到位,造成发生呆账、坏账的几率加大。

(2)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企业管理权利集中,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绩和效果,导致财务风险增大。而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还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中小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不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聘用和培训上管理和实施不到位。甚至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为降低成本请一些非财务专业的人员兼职财务工作。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独立性和隐秘性,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数据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出现不规范的财务管理问题。

3,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1)投资管理方式不合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投资管理方式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小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忽视最重要的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我国中小企业在投资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投资产业的市场调研,缺乏对所投资产品和企业供需关系、市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造成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3)投资意识缺乏创新。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的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4)投资决策水平低。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和投资决策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中小企业管理者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5)投资决策程序不规范。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投资结果往往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没有制定相应的民主决策程序和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很多企业投资的失败。

4,缺乏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与相关法规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和结构双重转型时期,国家的金融优惠政策和资金流向绝大多数用于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和建设之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与相关法规。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

上一篇:基于PLC技术的煤矿皮带运输系统的控制改造及展... 下一篇:钢丝绳芯胶带翻带装置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