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格勒布的低碳绝招

时间:2022-08-18 03:00:59

前一阵,在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居住了一个多月。最大的感受是这座城市的空气非常新鲜,天湛蓝,水清澈,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这里的居民可以和天鹅、野鸭一起游泳,这里的地面找不到一口痰,也听不到人们的咳嗽声……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大概得益于他们的低碳绝招,那就是:不允许公交大巴驶入市区。

那么,这座城市的公交系统用什么车呢?有轨电车!

对于有轨电车,天津人并不生疏。1906年2月16日,我国第一条白牌电车线路在天津诞生。而后发展出了红、黄、蓝、紫、花多路,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我小时候就赶上过。记得那时的电车“咣当咣当”地响,车上有售票员,票价很低。可惜于上世纪中期消失了。在欧洲,不少国家至今还都保留着有轨电车,然而,像萨格勒布这样保留完好、不断改进的有轨电车公交系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萨格勒布的有轨电车很成规模,且人性化。在城乡结合部,有轨电车和大巴公交车有效衔接,既保护了环境,也不影响居民远行。电车多为蓝色,也有少数红、白、黑、花色的。每辆车少则两节车厢,多则五六节车厢,车厢内不设售票员,全凭乘客自觉刷卡或在站台购票,而司机只管开车。全市虽有流动的查票人员,但由于数量极少,一般很难碰到。最让人称心的是,乘客在候车时不仅闻不到汽油味,而且站牌上不断变换的电子数字清楚地显示着哪路车还差几分钟就到站了,让人心中有数,不烦不躁。车厢内宽敞明亮,舒适整洁,噪声很小。更为可贵的是,萨格勒布的电车出车早收车晚。有一次,都夜里11点了,我还看见六节车厢内只有一名乘客的电车依旧在运营……

这种上了岁数的交通工具,在克罗地亚人的手中焕发了新的青春,它使得萨格勒布整座城市二氧化碳排量极低,噪音很小,空气质量超常的好。

当今世界,城市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少,许多城市又不注意环保,高楼拔地起,汽车满街跑,使得我们的地球不堪重负。面对这样的局面,克罗地亚人的经验难道不值得地球村的其他村民们借鉴吗?各地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也许不会都像萨格勒布那样不允许燃油公交汽车驶入,但是,大家的环保意识必须提高。

【原载2012年10月31日《今晚报·今晚副刊》】

题、插图∕如此相认∕郝延鹏

上一篇:好大一个肖申克 下一篇:EMBA班的“人脉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