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舞起源文化探究

时间:2022-08-18 02:08:26

牛仔舞起源文化探究

摘要:拉丁舞属于舶来品,不了解拉丁舞的起源文化,是中国舞者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上并不输于外国选手,但名次却常常位于外国选手之后的根本原因。充分了解拉丁舞的起源文化,对每个拉丁舞者来说相当重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牛仔舞的起源进行探究。建议拉丁舞舞者充分理解牛仔舞的起源文化,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训练、比赛和教学中。

关键词:体育舞蹈;拉丁舞;国标舞;牛仔舞;拉丁舞起源;拉丁舞文化

中图分类号:T72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184-01

一、拉丁舞概况

拉丁舞分为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舞和斗牛舞。拉丁舞舞伴间可贴身、可分离,手势和步法灵活多变,充满激情。通过灵活的腰髋动作、身体摆动及自由流畅的脚法律动,追求人体运动中的曲线美,体现出女士的婀娜多姿、柔媚灵巧与男士的刚强威武。曲调缠绵浪漫,音乐热情奔放,富于节奏感,展现出生动活泼、自由奔放的拉美情调和生活气息。男士着装浪漫洒脱;女士着露腿的紧身短裙,展现出背、腰、臀、髋、腿部动作的优美线条和身体凹凸有致的曲线,烘托出了拉丁舞的异国情调。

二、拉丁舞起源文化探究的必要性

同芭蕾舞一样,拉丁舞属于舶来品,所有的舞种均起源于国外,要想准确把握拉丁舞的灵魂,掌握它的精髓,跳出具有原汁原味独特魅力的拉丁舞,就必须了解拉丁舞的起源文化。否则,只能是一味地模仿,舞动如木偶,光有形,没有神。这样的舞蹈是空洞、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是毫无表现力的。随着我国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拉丁舞教学和竞赛已在全国蓬勃开展,拉丁舞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对拉丁舞起源文化的研究却相当少,导致拉丁舞学习者无法充分了解拉丁舞的文化内涵。这或许是由于人们多年来过分关注拉丁舞的竞技性,而忽视了对拉丁舞文化内涵进行挖掘的原因;这也正是中国选手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上并不输于外国选手,但名次却常常位于外国选手之后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的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拉丁舞是异域文化,从文化渊源上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拉丁舞的学习者只有对拉丁舞的起源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跳出舞蹈的灵魂,表现出舞蹈独特的神韵和异域风情;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先感动舞者自己,才能再以这种激情饱满的情绪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心。所以,要想跳出优美的舞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独特的异域风情,除了要知道该舞步的跳法外,还必须去探究拉丁舞的起源文化,了解舞步背后丰富多彩的故事。

三、牛仔舞的起源文化

(一)牛仔舞

牛仔舞(Jive)据说最初起源于一种被称为“吉特巴(Jitterbug)”的舞蹈,除去其所有的杂技动作,并对其技术加以改进而成。20世纪40年代,牛仔舞开始流行于美国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水手带到欧洲,故有“水兵舞”之称;在其风靡世界的过程中,有时也被混称为“吉特巴”。牛仔舞的确切起源目前还不知道,但过去在美国东南各州的黑人一直跳这种舞,而且他们可能学自当地印第安人(尽管有人认为它的根源在非洲)。布吉舞、摇摆舞以及美式摇摆舞也对该舞蹈有一定的影响。最早对牛仔舞的文字记载出自伦敦舞蹈教师Victor 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这种舞蹈带有踢踏动作,脚步轻盈敏捷,常伴有快速的旋转,并要求腰和胯部作钟摆式摆动。现代牛仔舞还带有快速的切分滑步,舞姿看上去像是马上要脱离地心引力,有人甚至还称它为“月亮步”,在拉丁舞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Jive”一词很有可能来源自西非的沃洛夫(Wolof)中的“Jev”,意思是“轻蔑的言论(to talk disparagingly)”,在黑人的俚语中,“Jive”也有“令人误解,夸大言论”的意思,“Jive”也有可能来源于英语单词“jibe(嘲笑)”,这个词语还有“华而不实的商品”、“大麻”等含义。

(二)吉特巴

吉特巴(Jitter bug)这个舞蹈是澳大利亚本土的科罗波里舞在现代美国的变种,因此,音乐通常采用是美国黑人的爵士乐,节奏则是切分音型。最初进入舞厅时,它曾是青年男女通过身体的直接接触和能量释放,以及各种高速旋转、摸爬滚打、连踢带踹的高难动作,达到相互了解的最佳渠道,后来则被用来泛指所有非常规的舞种。这些舞种均刻意打破高贵典雅的动作规范,主张无拘无束地随心所舞,意在发泄年轻人的剩余精力,因此,往往带有剧烈的动作。

上一篇:从“华语电影”到“泛亚模式”概念梳理 下一篇:浅谈灯光构成要素在舞台空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