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作用

时间:2022-08-18 01:30:38

积极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作用

【摘 要】英语和任何语言一样,属于语言实践课程。要达到熟练的境界,必须要靠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为此,英语教师必须要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要简单地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激励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教学;学习;主体

英语和任何语言一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语言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进行英语学习的实践。教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不要把学生只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教师的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要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在这三个方面有所改变。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力求新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易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也千差万别。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时间,促使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

(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没有自由发挥的学生,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真正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退下来,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教师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善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各个环节设置中去激励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

(二)善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应运的快乐。

(三)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我们现在说处的是信息时代,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英语就是这个时代信息和地球村的首要语言载体。对于我们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三、 教师的教法应符合学生的学法。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教师要有效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激情情景,唤起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与热忱产生。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著地去思索创新。对于语言学习者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所创设的激情情景课,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较为直观的情景,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更浓的兴趣,使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主动交流,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开发。

(二)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格

创造能力与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因为创造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性的巨大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早期的学习,实践中,较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反之,则没有什么创新的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

英语活动课上,我们经常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改编成自己的对话,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Would you like….等句型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这一句型自编小品,学生在交流、讨论后,编成的对话各式各样,有的在课文的基础上多加上I’m hungry/ thirsty.有的把对话改成在家里请客,Welcome to my school. Come in and sit down.!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等。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课堂上,学生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映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课,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时常有的紧张情绪。要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观众或最多成为导演,让学生轻松地、毫无拘束地去在学习活动中去尽情表演,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发展他们的个性,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能服务于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应运型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扬,黄子成 “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载《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年第1期.

[2]赵学勤 “创新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评价策略”载《教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0(1)期.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