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肾降浊汤在CKD 2~3期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8-18 10:07:24

复肾降浊汤在CKD 2~3期中的应用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或其他继发性肾脏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一般在临床上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四期:①肾贮备能力下降:相当于CKD 2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开始。此时患者血肌酐多正常,无症状;②氮质血症期:相当于CKD 3期,是CRF早期,血肌酐高于正常,但<442mmol/L;③肾衰竭期:相当于CKD 4期,血肌酐442~707mmol/L,贫血,夜尿多,出现胃肠炎,心血管、神经系统症状;④尿毒症期:相当于CKD 5期,肾衰竭期,血肌酐>707mmol/L。

进入尿毒症期,只有透析、肾移植治疗,费用昂贵,且基层单位条件不具备,怎样延缓患者进入终末期的进程,保存不同时期残余肾单位,是值得探寻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中用复肾降浊汤在CKD 2~3期中使用,取得一定的疗效,缓解患者症状,延缓进入终末期的时间。

慢性肾功能衰竭,类似于中医学的“肾劳”,“关格”,“癃闭”,“肾风”,“溺毒”等范畴,为脾肾虚衰,阴阳失调,气血亏虚为本,湿、热、瘀、浊毒内陷为标,本虚标实病,临床上要标本兼顾,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同治。肾衰竭患者多有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是很多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在治疗中重视胃肠问题,健脾养胃,调理中焦升降之气机,可改善症状,延缓肾衰竭的病情发展。近年来,很多中医受现代医学“肾小球微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学说的影响,而广泛采用破血逐瘀法,可取一时之效,但伤正气,害脾胃,肾功能衰竭是以正虚为本,宜用当归,丹参养血活血之品标本兼顾。

CKD 2~3期患者,以虚为主,少见湿浊邪实证,此期是关键期,治疗妥当可使肾功能在长时期内保持稳定,此期患者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面萎乏力,头昏眼花,爪甲色淡,舌胖大伴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弱。临床中自拟复肾降浊汤(黄芪30g,当归10g,苏叶15g,砂仁10g,土茯苓30g,六月雪30g,蛇舌草30g,丹参15g,桃仁10g)益气养血,化瘀降浊。治疗中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实验证明大剂量黄芪对血清性肾炎的发病有抑制作用。当归补血活血,含维生素B12,叶酸类物质,有抗凝血作用。苏叶,辛温芳香,《本划汇言》云:“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入气分兼入血分,气中之血药,能解郁结而利气滞,调和气血。土茯苓,《本草正义》云:“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现代研究显示土茯苓具有耐缺氧,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有β受体样阻滞作用。能够适应肾性贫血状态下的缺氧和低代谢状态。蛇舌草,积雪草,清热解毒利湿,久用无伤正之弊。现代研究蛇舌草具有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积雪草能明显抑制系膜增殖,其清热毒,减轻肾脏内部炎症反应,延缓肾衰病程。砂仁能行气化湿,消化水谷,温胃健脾;党参能补中益气,实验研究能通过肝脏的作用增加红血球、血色素。《本草正义》云:“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丹参: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速度,促进代谢产物排泄,丹参功同四物,提高血红蛋白,抑制凝血,从而改善肾功能。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泻浊。诸药共奏,补益脾肾,祛毒活血的功能。

例1:患者,女,46岁,有慢性肾炎病史8年,曾在上级医院住院治疗,2006年4月5日初诊,自诉近半月出现饮食差,恶心欲呕,诊见面萎黄乏力,眼睑苍白,头昏眼花,失眠,爪甲色淡,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舌胖大伴齿痕,苔薄白腻,脉沉细弱。实验室检查血肌酐360nmol/L,尿素氮15.6mmol/L,血红蛋白78g/L,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2期。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治疗以益气养血,化瘀降浊之复肾降浊汤加减治疗。方药:黄芪30g,当归10g,苏叶15g,砂仁10g,土茯苓30g,六月雪30g,蛇舌草30g,丹参15g,桃仁10g,炒莱菔子20g,川朴10g,夜交藤30g。14剂。水煎服,取汁400ml,日两次,分服。半个月后复诊,恶心呕吐腹胀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睡眠改善。复查:血肌酐230nmol/L,尿素氮9.1mmol/L,血红蛋白95g/L,调理处方:上方去除炒莱菔子,川朴,加入菟丝子15g,川芎10g,间断服用4年,血肌酐基本控制在200mmol/L左右,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贺玉琢.紫苏对鼠培养肾小球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5):60.

2 王宇翎,张艳,方明,等.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4):444-447.

3 黄怀鹏,王虹,王刚.积雪草对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产因子-β1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2-23.

4 沙飞,禹志领,王一涛.土茯苓品质与药理研究进展.中药材,2006,29(5):516-519.

5 刘新瑞.名老中医李莹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9):755-75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8例 下一篇:足三里穴位封闭在治疗呃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