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确看待纳豆保健品

时间:2022-08-18 10:02:15

应正确看待纳豆保健品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中国有1.2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患近300万人,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保健养生意识的提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让大家寻求有效药物。近几年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可以见到日益增多的介绍纳豆和纳豆保健品的节目,而网络上一些纳豆保健品的广告,更是把纳豆的功效说得神乎其神,总结出了十几项纳豆的神奇功效:强效溶解血栓;防止骨质疏松;抗菌、消毒;预防高血压;抑制高血糖;防止脑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调整肠道功能;抑制肿瘤作用;改善消化系统;抑制大肠杆菌;提高免疫功能;美容肌肤等等。在“淘宝网”上,出售纳豆的商家的网页高达100多页,出售记载最好的,一天就售出了271件。尤其是关于纳豆溶解血栓的“强大功效”,使得很多消费者把纳豆看成了救命稻草,似乎只要吃了纳豆,血栓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那么,纳豆是否真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它是治百病的妙药,还是普通食品呢?

一、什么是纳豆?纳豆与我国豆豉的异同

什么是纳豆?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以纳豆枯草芽苞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食品。起初源于中国的发酵豆,即中国的豆豉。豆豉始创于中国,原名“幽菽”,古时称大豆为“菽”,据《中国化学史》解释,“幽菽”是大豆煮熟后,经过幽闭发酵而成的意思,后更名为豆豉。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在唐代外传日本,据日本真人元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叙述鉴真和尚东渡所备物资曰:“备办海粮。红绿米、苓脂一百石,甜豉三十石……”。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日本将其作为营养食品和调味品,日本吃纳豆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制作纳豆用的是稻草,因为稻草上附着的细菌可以让黄豆自然发酵,又因为是寺庙的厨房始创出来的食品,而寺庙的厨房叫“纳所”,所以这种豆制品就叫纳豆了。在古代日本,纳豆除了是吃素的僧侣们重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皇室、贵族、武士等上层社会经常食用的“高贵”食品。

纳豆与我国的豆豉主要生产工序基本相同:原料都是“黄豆”、“黑大豆”,前处理都是“清理、浸渍、沥干”,都要经过浸泡、蒸煮、发酵,但使用菌种(纳豆为纳豆菌;豆豉为毛霉、根霉、曲霉、细菌)及发酵参数(纳豆为40℃,18~24小时;豆豉为毛霉28~35℃,制曲15~21天,20%,后酵6个月以上;曲霉28~32℃,制曲5~7天,30~35℃,后酵40天)不相同。另外,纳豆为无盐发酵,而豆豉还需在有盐及调味料作用下,厌氧发酵数周。实际上近年研究表明,不仅纳豆中有溶栓激酶,豆豉中也有溶栓激酶,不仅枯草杆菌能产生溶栓激酶,制豆豉使用的菌种曲霉、根霉和芽孢杆菌等也能产生。目前,由于纳豆实现了纯种发酵,不仅产品质量稳定,也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而我国豆豉生产基本上还是自然发酵。由于对豆豉生产机理、营养功能没有作更深一步研究,就使得国际上对豆豉认识不足,造成我国豆豉发展较为缓慢,生产方式传统,规模小,档次低,急需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二、纳豆与纳豆激酶

30年前,日本须见先生偶然发现,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具有体外溶解人工血栓的作用。体外实验确实有效。但是体内使用效果如何并不能肯定。确认纳豆激酶效果的临床实验很罕见,日本人西村曾使用纳豆消除体内血栓的临床实验,不过因为没有设定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严格讲,并没有证实了纳豆激酶有溶解血栓的效果。“酶”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蛋白。一旦被分离出来,要保持活性是很难的,更别说口服了,因为它到了胃里就会被降解。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只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而它需要从静脉给药,不可能通过口服。即使纳豆激酶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并不能证明普通纳豆有溶解血栓的功能,因为有些纳豆产品根本就不含或含很少量的纳豆激酶,吃再多也不会溶解血栓。总医院生化科主任技师邓心新,曾对“高N肽”、“纳百恩”、“须见纳豆”及“须见洋行提供的纳豆激酶产品”四种纳豆样品试验,发现将四种试验样品分别以等重量加入人工血栓盘上,经过恒温箱中放置两小时,试验专家发现,只有加入“须见洋行提供的纳豆激酶样品”的人工血栓出现了透明圈,而其他三个样品并没有明显变化,即没有溶解血栓的功能。虽然须见洋行博士提供的纳豆激酶在实验中比其他的纳豆样品,在溶解血栓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这种纳豆仍然只是一种食品,并不是治百病的妙药,它只能对心血管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纳豆作为发酵食物,还含有维生素K2及抗氧化活性物如异黄酮类物质,过氧化物歧化酶等。但凡大豆发酵食品(比如大酱与豆腐乳等)都含有这些物质,此外,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大豆发酵食品中,臭腐乳维生素B12量每100克高达22微克,远比纳豆高得多。纳豆之所以赢得更多关注,只是因为日本人对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因而在宣称纳豆的时候多少有一些科学数据支持而已。

三、怎样正确看待和选用纳豆产品

心血管病病人,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可选择经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的中西药物,没必要专门吃纳豆与纳豆激酶。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实际上针对纳豆激酶这种新型产品的检验方法和产品标准,所以也就是说市场上销售的纳豆激酶产品根本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检验认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近百种纳豆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在广告中都打着日本纳豆之父须见洋行的旗号,但经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纳豆激酶产品,都不是须见洋行授权生产的。因此,如果一定要服用,需谨慎挑选鉴别。此外,纳豆产品不能替代药物,服用纳豆产品时,绝不能停掉正在治病的药物。

目前市场的纳豆类产品可以分为4种:鲜纳豆、纳豆胶囊、纳豆配伍胶囊和纳豆激酶胶囊。①鲜纳豆中含有大豆中原有的以及经发酵产生的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卵磷脂、皂甙、异黄酮、多肽、谷胱甘肽、吡啶二羧酸、超氧化物岐化酶、维生素K2、维生素E、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纳豆激酶是纳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的蛋白酶。正常发酵的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含量约为40FU/克。②纳豆胶囊是将纳豆速冻,在低温下冷冻干燥,并在低温下粉碎,同时富集强化纳豆菌的代谢功效物质,制成胶囊,其中,纳豆激酶的含量可以提高3至4倍。③纳豆配伍胶囊是以纳豆冻干粉和其它药食同源的成分配伍制成胶囊,通常都是以保健食品形式出现。④纳豆激酶胶囊这种产品和传统的固体发酵纳豆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了。通常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规模化培养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并将发酵液通过复杂的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出成份单一的纳豆激酶产品。这种产品的激酶活性很高,可以高达每克20000FU,相当于500克鲜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总量。由于纯度高,纳豆的其它活性物质如纳豆菌、低聚糖、大豆卵磷脂、皂甙、异黄酮、多肽等就不存在了,当然也不会含有存在争议的维生素K2和嘌呤了。采用这种原料可以制备成每个胶囊含有1000FU的纳豆激酶胶囊产品,早晚各一粒,唯一的功效就是溶栓,纳豆其它的保健功能,例如调节肠胃,提高免疫力等就不存在了。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推出这种产品。以上4种纳豆类产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上一篇:不求长寿得长寿 不求养生达养生 下一篇:我的长寿十八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