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优质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时间:2022-08-18 08:45:04

一堂优质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摘 要: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在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落实的同时,切实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运用语文服务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优质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27-01

语文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探寻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明白语文课堂教什么,还有利于我们知道为什么这样教。新课标对此给出了定位:“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也就是说语文是奠基教育平台,是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语文能力和实践素养学习、练习的训练平台。而传统语文教学显然没有这样的远瞻性,特别是为高考“应试”的近期目标,注重的是学生书本运作的解题能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到底该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好课堂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疑惑,在借鉴与实践中,我有这样的答案与你分享。

一、优质的语文课应注重语文能力培养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于语文素养范围较窄的概念,包括传统所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优质的语文课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求语文教学首先应注重知识性教学,落实语文作为母语的实践性问题。属于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范畴,这一过程如果落实不好,把语文“泛化”、“非语文化”,无论你课堂多热闹花哨,我想其效果是不理想的。语文课上倡导教师多搭建平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实际就是在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训练,以便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范围过宽过大,我们在一节语文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其“一把抓”,不如抓一个重点进行细化到位。所以,我认为打造一堂优质语文课,我们首先应考虑这堂课要教什么知识,发展学生什么能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去考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样教学,至少我们有了语文教学最坚实的“底”而不是“浮华”。

二、优质的语文课不能忽视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的两大特征,二者不可偏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是交际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因此。在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也是其重要任务。在上文运用语文能力而非运用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其目的就是强调语文素养是总体目标,既包括工具性要求,也含有人文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达成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之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熏陶感染下,内化为自身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形成良好态度和积极情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然,关于这二者的统一落实,在实践中虽意义同等,但落实还是象上文给语文定义“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那样存有隶属关系、偏正关系的,重心在“工具”上,要求我们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个过程就是给语文课堂“铸魂”,使其充满人文味;给学生“铸魂”,使其成就良好的思想品德,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三、优质的语文课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是发展之魂,是竞争之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语文作为奠基教育的强烈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是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敢于担当,想方设法进行思维培养。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①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②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③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四、优质的语文课应有浓浓的“生活味”

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文学概括”。作为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只有回到生活之中才有用武之地。因此,语文教育必然呼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鱼得水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富有浓浓生活味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语文更如此。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工具运用场,让学生在似曾相识的语言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反哺生活、服务生活的实践能力。

当然,优质的语文课堂还应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统而概之。但上述这四个方面是其基本。我们在做实做细的同时,创新策略,让语文真正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上奠基发芽。

参考文献:

[1] 吴 靖,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新课程(下),2012年。

[2] 邢丕侠,走样的“示范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

[3] 冯韦光,新课标下一堂师生积极互动的示范课[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

上一篇:不到一年移动终端数据积累到8亿,热云数据是如... 下一篇:财富价值观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