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昌硕高级中学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18 06:34:47

安吉昌硕高级中学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安吉县昌硕高级中学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晨间体育锻炼;晨练的主要形式为广播体操或跑步,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在体育锻炼组织、指导等方面做得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晨练现状学生昌硕高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84-0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吉县昌硕高级中学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有关学术研究资料的阅读,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了10余篇有关论文,为论文的撰写确立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总共发放150份,回收148份,其中高一55人、高二65人、高三28人。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3)数理统计法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常规处理,用作分析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现状

(1)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表1晨间体育锻炼参与者的基本情况(N=133)

调查发现(表1),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学生中,男、女生基本一致。从参与者的身体健康自我评价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状况都适宜参加体育锻炼。

(2)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希望的项目

表2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希望的项目可多选(N=133)

表2显示,学生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活动项目排在前4位的是:(1)篮球(2)跑步、(3)羽毛球、(4)乒乓球,再依次是跑步、足球等。学校可依此来安排晨练活动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运动项目来进行分组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晨练的热情。

(3)晨间体育锻炼过程的调查

表3晨间体育锻炼过程(N=133)

调查显示,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强度规划、准备活动方面不够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见表3)。学校应该加强晨练活动的宣传,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让每位同学都能列出计划,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在学生进行运动的时候安排专业的指导老师指导,使得锻炼更加科学。

(4)晨间体育锻炼效果的调查

表4晨间体育锻炼效果(N=133)

据表4所示,对锻炼效果满意的同学仅占22.6%,而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锻炼的效果不明显;有53.3%(经常受伤9.0%,偶尔受伤44.3%)的学生在运动中有过受伤经历。锻炼的效果一方面在于自身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才能看的到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使得大多数同学锻炼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2学生晨间体育锻炼意识情况

(1)学生对体育及晨练的认识情况

表5对体育及晨练的认识情况(N=146)

表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在如何看待晨间体育锻炼这一问题上,反映出虽然学生普遍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是没能够把这种意识和晨间体育锻炼结合。学校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当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晨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才会提高学生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热情。

(2)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

表6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可多选(N=133)

由表6可见,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参加晨间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同,这说明学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2.3影响学生晨间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表7影响晨间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可多选(N=146)

通过表7可以看出,天气因素是影响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占61.0%。天气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在组织和指导上,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加强体育指导使晨练活动更加科学。

2.4学生对于晨间体育锻炼的要求

表8晨练的最佳形式(N=146)

表生对晨练的要求可多选(N=146)

通过表8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晨间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及内容能有所改进,超过半数(56.8%);也有25.3%的学生希望按运动项目分组。学生方面的要求,在希望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组织的进行晨练活动,等方面(见表9)提出了要求。学生对于晨间体育锻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想主导自己的观念,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晨练活动开展并且切实可行的都应该被支持,学校应该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晨练活动更加科学的开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晨间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晨间体育锻炼参与不积极。

(2)影响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的最大原因是天气和必要的组织保证。

(3)学校在晨间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内容有待改进,同时在建立制度;教师的指导方面做得不够。

3.2建议

(1)学校要加强对晨间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2)学校要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晨间体育锻炼,使晨间体育锻炼开展的更加科学化。

(3)学校要改变现有的晨间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把学生喜欢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加入传统的锻炼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33-35.

[2]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4期.

上一篇: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改革模式初探 下一篇: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