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析

时间:2022-08-18 04:58:29

生活化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析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相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掌握到化学知识,同时也要举生活事例来教学,让学生对这些做出解释、探究、描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结合生活事例来进行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字】高中;化学;生活化

化学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隐藏着很多的化学知识,有研究曾经表明,学生对于生活、社会中的化学有着极大兴趣,但是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学生的这种兴趣并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将生活事例带到化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这样学生才会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一、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现象

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站在学科角度来提问题,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并不能真正理解,感觉十分生疏。在学习化学之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教学课题,让学生能够明白化学知识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热情的去探究。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建构所学知识,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提供一些事实证据,这样在学生真切感受到的时候就会有规律的进行记忆,而不是只停留在抽象水平上。在教师引进新课的时候,要将生活与化学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有些学生帮父母翻过农家肥,那么当用塑料布把人畜粪便盖好后,晒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拿铁锹翻一些就会冒出热气,那么这个现象就是缓慢氧化放热现象。

二、用生活经验去理解化学的概念

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很多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都比较困难,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解决些生活问题,然后通过这些问题而逐渐引导学生去理解化学概念,从而让学生不再为理解、记忆化学概念而发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概念也是不同的,而这就可能对一些科学知识起到阻碍作用。教学理论中说,对于错误前概念教学,我们要先“引蛇出洞”,将学生错误的概念暴露出来,设计出矛盾性的实验来予以破除、冲击,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概念。所以纠正学生错误概念的时候,要先解决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正确的记住化学概念。

三、结合生活解决化学练习题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艺术、科学、哲学精神也越来越超离了生活世界,科学揭示了事物的概念、规律、本质,而很多教学课堂都传授着抽象的概念,从而远离了生活实践。现在很多学生在做化学习题的时候,理解、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对于教师传授的抽象知识并不能很好消化,从而使得学生在答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因此就要对传统教学方式、习题形式进行改革,让脱离实际、抽象、枯燥的习题变得生活化,让习题能回归到生活,从而增加习题的挑战性、激励性、趣味性,发挥出习题应具有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变得生活化,不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比如说提出“生活中我们都是怎样防止金属腐蚀”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明白,出现腐蚀稳定是因为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

四、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化学现象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无处不在,但是有时我们却熟视无睹,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将生活实际和化学理论主动的联系在一起。很多化学现象都很有代表性、应用型、启发性,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带进化学课堂中,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博物馆中,我们所看到的基本都是铜器,而不是铁器;还有某些地方的井水颜色都是浅绿色的,而且有酸味,在放置一夜之后就会有红棕色的沉淀。这些生活现象都是我们平常能见到的,那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一一列举,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化学实验生活化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可以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做实验内容,选择一些我们平时常见的化学物质来做实验药品,像学生家中的一些常见用品,蜡烛、酒精等都可以做实验工具,而且这些物品都很易得,也比较安全,那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还让学生知道了,原来身边的某些物品还有其他的作用,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就会自然的联想到所做实验和生活实际。

六、总结

化学可以说是和我们生活最为贴近的一门学科,像酸奶发酵、水果解酒、炸油条这些都是和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那么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到化学知识,就要将化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设计化学习题、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将生活现象、生活事例、生活物品加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学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郑挺谊,李华.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回归与应然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8).

[2]谭福军.浅谈在高中化学中如何体现“让化学走向生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5).

[3]林景钢.探究化生活化绿色化现代化――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1):40.

上一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下一篇:高中生舞蹈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