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7例临床总结

时间:2022-08-18 02:20:25

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7例临床总结

(济宁脉管炎医院 山东 济宁 272107)

【摘要】目的:验证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效。方法:采用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67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5.3%、28.1%、88.0%,疗程最长者387天,最短者76天,平均服药剂数221剂。讨论: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中图分类号】R11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21-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以肢体中小动脉栓塞为主的慢性和节段性血管疾病,伴行静脉常受累。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女性发病率仅占2%~5%,可能与性激素有关。自2007年1月起,笔者采用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16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①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患肢疼痛,步履不便,喜暖恶寒,扪之冰冷,痛时内觉发凉,夜晚和气候变化时加重;患肢苍白麻木,肌肉萎缩,伤口白腐。②患者存在受冷、潮湿、长期大量吸烟、外伤等病史。③起初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肿痛,多走时加重,歇息时减轻,行走时绝大多数病人有间歇性跛行行,小腿可有游走性浅表性静脉曲张,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进而发生干性坏疽,疼痛剧烈,彻夜不眠,抱膝而坐。溃烂染毒时,出现湿性坏死,肢端红肿热痛,全身发热。④患者多发于20~40岁男性,绝大多数病人有吸烟史。⑤皮肤、汗毛、肌肉、趾(指)甲呈营养不良性改变。⑥足趾或连同足部坏疽或手指坏疽。⑦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⑧患肢中、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⑨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X线胸部摄片、血脂、血糖等检查,除可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1.1.2 分期标准: 临床分为三期:①局部缺血期:患足明显畏寒、麻木、皮色苍白或紫绀,皮温降低,末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营养障碍期:上述症状加重,并有肌肉萎缩,皮肤和趾甲营养障碍,常有甲周感染和病灶性溃疡。③坏死期:病变继续恶化,发生肢端坏死。坏死局限于趾(指)者为一级坏死;超过趾跖关节者为二级坏死;近于踝关节或踝上者为三级坏死。

1.1.3 纳入标准: (1)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标准。(2)年龄在20~50岁之间并自愿者。

1.1.4 排除标准: (1)妊娠期、近期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3)局部继发感染引起严重肿痛及重症皮肤病感染者。

1.1.5 剔除标准: 未按规定疗程和用法用量用药者。

1.2观察指标

1.2.1 人口资料: 包括年龄、体重、性别、身高、既往病史、用药史等。

1.2.2 体格检查: 如血压、心率等。

1.2.3 安全性观察: (1)血、尿、便常规检查。(2)心、肝、肾功能检查。(3)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检测指标的异常、严重程度、消除方法等。

1.2.4 疗效性观察: 主症变化情况:如患肢疼痛、步履不便、患肢苍白麻木,肌肉萎缩等,至少每周检查记录一次。次症变化情况:如喜暖恶寒,扪之冰冷,痛时内觉发凉,夜晚和气候变化时加重等,至少每两周检查记录一次。相关理化检查变化情况:如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至少治疗前、中、后各检查记录一次。相关体征变化情况:如心律、血压、舌质、舌苔、脉象等,每两周检查记录1次。

1.3观察方法

1.3.1 药物治疗: 口服活血脉动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1.3.2 创面处理:干性坏疽者用三黄酊清洗创面,用消毒干纱布包扎;创面多脓者,用三黄酊或0.1%雷弗奴尔溶液湿敷创面;坏死组织多时外敷紫草膏或九一丹;肉芽组织比较新鲜,脓液少者用玉红膏油纱布外敷。坏死组织分界清楚后可作分离切除术。

1.3.3 康复训练: 脉管炎的康复,在病程早期传统上作Buerger氏体操,即在仰卧位将患肢抬高2~3min,同时作抗阻踝屈伸运动,然后让患肢在床沿外下垂3~5min,再平放床上2~3min,如此重复3~10遍;采用步行、蹬阻力自行车等耐力性运动,间歇进行,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度,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发展及血管的再疏通。早期也可进行矿泉温水浴或辐射热治疗;后期病例可于近端健康肢体施行热疗,坏死及溃疡区可用超短波治疗。

1.3.4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均忌烟限酒,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忌生闷气。对患者随访,随访期不少于停药后12个月。

1.3.5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起在我院确诊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67例,其中男160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21年,平均7.1年。主要诱因:寒冷刺激诱发者61例,外伤34例,原因不明72例;主要嗜好:有吸烟嗜好者131例;患病肢体:左下肢者17例,右下肢者24例,双下肢一上肢者4例,一上肢者4例,双上肢者8例,双下肢者94例,四肢者16例;病期:局部缺血期(Ⅰ期)53例,营养障碍期(Ⅱ期)63例,坏死期(Ⅲ期)51例。病人均有即往治疗史,采用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未显效或显效后又复发。

1.3.6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肢体创面完全愈合;③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阻抗式血流图明显改善;④步行速度100~120 m/min,并能持续步行约1500 m以上无不适者。显效: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②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③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血流图均有改善。④步行速度100~120 m/min,能持续步行约500 m以上者。有效:①临床症状减轻。②肢体创面接近愈合或缩小。③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及血流图略有改善。④步行速度100~120 m/min,能行走300m左右。无效(包括恶化):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症状及体征无进步或病情继续加重者。

2治疗效果

2.1 综合疗效: 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所有167例患者,临床痊愈59例(35.3%),显效47例(28.1%),有效41例(24.6%),无效20例(12.0%),总有效率147(88.0%)。疗程最长者387天,最短者76天,平均服药剂数221剂。

2.2症状体征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疗效见表2。

2.3甲皱微循环变化: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情况见表3。

2.4 不良反应:偶见服药后胃脘不适。症状随服药时间延长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寒冷刺激、外伤、吸烟都是其诱因之一,禀赋不足为发病之本;多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本病起病隐袭,病理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往往需经数年后才趋严重。活血脉动胶囊来源于我院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经验方,全方配合共凑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活血脉动胶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深受患者信赖。

表1综合疗效 例(%)

表2 主要症状体征疗效例(%)

表3 管袢数目、清晰度、排列及动静脉管袢的变化 (M±SD)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 陈柏楠、侯玉芬、周涛.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 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48~253.

上一篇:桑植县2001~两纲妇女儿童保健指标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做好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