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诚信教育于俄语教学中

时间:2022-08-18 02:10:38

寓诚信教育于俄语教学中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针对大学校园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和失信现象频发的现状,探讨如何在俄语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

关键词: 高校俄语教学 诚信教育 教育资源

孔子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传统道德十分重视人的诚实,诚实守信,把它看做人的立身之本。中华传统美德把诚信看做是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因此,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学风,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在大学校园内,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考试抄袭、作弊,故意不偿还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用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奖助学金等,这些行为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它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及学校的声誉,严重危害了整个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

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亦是社会中的群体,同样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发生诚信危机的原因在于历史积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失范现象严重。一些旧的体制仍存在或产生负面影响,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及时形成,人们的信仰、信念容易缺失或动摇。同时,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备,法制不完善,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机制;另外,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是一元化的,即以最少的成本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当人们发现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有更大的实际利益可图时,失信行为就会大量产生;再者,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经济活动的趋利性特征表现明显,使得人们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注重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在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混乱和破坏的同时,对包括诚信在内的传统道德造成强烈冲击。

二、高校俄语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俄语学习过程中体验诚信。

1.在听的过程中进行诚信教育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即听材料—做练习—对答案,很容易使听力训练变成听力测试,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丧失兴趣。在俄语听力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听力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具有诚信教育意义的材料,比如经典的电影对白、笑话、诗歌等,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营造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位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俄语听力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诚信教育效果。

2.在说的过程中进行诚信教育

俄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俄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诚实守信的内容,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即在俄语教学中贯彻诚信教育,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俄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准备好讨论的相关材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以此加深对诚信教育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诚信教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进行诚信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是一种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诚信教育的经典读物,尽量多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体悟、品味,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学的作用,不仅培养学生运用俄语欣赏原汁原味的作品的能力,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这种自主式阅读和写作不但可以使学生享受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浏览和写作探索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由此,各种知识信息、东西方文明、文化因子在头脑里积淀、碰撞、升华,其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乃至整个精神世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阅读文学作品并把一些体悟随时记录下,这样能使学生既学俄语又陶冶道德情操。

4.在考评体系中贯彻诚信教育

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力求客观、准确、科学。科学的考评模式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可考虑取消现有的以期中期末、等级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的考核制度,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逐渐推行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单项分级考核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社会交际能力考核制度,使学生真正具备俄语素养,能够运用俄语进行社会交流和社会实践。

(二)教师要做诚信的表率。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教师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到以诚信为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应多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诚实做人。教师绝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三、结语

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必须具体分析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特殊情况,正视现实并立即行动起来,寓诚信教育于俄语教学中。每位俄语教师都应努力挖掘诚信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到俄语教学中,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地使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张瑞芳.诚信教育与大学生主体人格塑造[J].教育科学,2004(3).

[2]何祖伟.高职院校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5(2).

[3]韩玉平.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毕胜.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26

上一篇:高校推进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幼儿教育中的过度保护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