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拂处,何人不惬意

时间:2022-08-18 12:33:19

在很久很久以前,齐国晏子到楚国走亲戚,楚国的迎宾先生相当捣蛋,一看晏子的矮小身段,便睥睨着小眼给他开了个小洞。晏子脖子一梗:“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你说,这是不是比较滑稽,本来是想看晏子的笑话,却挨了一巴掌。

要说到歧视,鼻祖应该是孔老二,“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长在这个老头身上的胎记,他至死都没有剥离掉有损于他高大形象的这个污点。倒是在2000多年后,他的一个叫于丹的女粉丝想替他正名,说什么“孔子讲的是女子和小孩子都有天真的个性”,这话过于牵强,公众自然也不买账。

多年前我还在某乡政府办公室里每天撅着屁股给乡长写讲话稿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叫李四喜,是乡政府计生办小分队员。据知情人士披露,李四喜小时候去邻村看电影,散场时为了便于奔跑就把鞋子脱掉提在手里,回到家里抬脚一看,鞋没了,就嚎啕大哭。他娘问他哭啥哩,他说,鞋跑掉了。他娘看着他手里的鞋哭笑不得……这个典故跟随李四喜数十年,愣是成了甩不掉的笑炳,更悲催的是,李四喜在每每别人以此取笑他时,他竟是麻木地一笑,然后就是沉默,继而逃掉。你看,这难道还不算残忍?日复一日地歧视,最终毁掉了一个纯朴的心灵。

上海有一位年轻的著名记者,在自己的微博上说,“上海不欢迎杀人越货的外来人员。”其实,这位仁兄的本意是在评述一宗罪案:两个小贼偷了汽车后,把当地一名保安撞死了。这样的恶性案件不论放在哪个城市都是不可容忍的。但这位记者却在“杀人越货”的后面,强调“外来人员”的概念,难道本地人杀人越货就可以欢迎了?

在一种非法治文化中,“被歧视”绝对算是戕害,这和“智子疑邻”以及“脸上有痘痘就不能当警察”有着共同的恶俗文化雷同。长了痘痘就不能录取为警察,那能否这样理解,现任的警察如果脸上长了痘痘是否就得干脆打辞职报告呢?

在这个夏天最炎热的那几天,我在中原某个城市公干,每到傍晚,便到街区中心的小花园散步,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巨大的公益广告牌,上面的黑体字很是醒目:中国日子呱呱叫,且画面上配诗曰:春江暖日稻花,开心唢呐鸣鸭/日子红火呱呱/锦绣如画,和美幸福人家……

诵读这诗句的时候,总有晚风吹过又吹远,我不知道那个因脸上有痘痘被排斥在公考之外的年轻人,此刻正想什么。

上一篇:郑璐:准确记录幸福鄢陵 下一篇:浅谈音乐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肓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