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血、尿C肽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8-18 12:22:21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血、尿C肽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血、尿C肽是判断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早期诊断1型糖尿病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重要临床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和观察126例糖尿病和28例正常人GAD-Ab水平和血糖、HbA1c、C肽水平及临床资料。结果:LADA患者除GAD-Ab阳性外,还有①发病年龄范围宽(25~73岁);②消瘦或低体重;③空腹C肽值较低,胰岛素使用剂量较T2DM所用剂量大;④酮症酸中毒发生率较高。T1DM及LADA患者24 h尿C肽、空腹和餐后各时相血C肽水平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

[关键词] 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尿C肽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61-02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是近年来发现一种新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与糖尿病的病理及胰岛B细胞功能密切相关。血、尿C肽是近年临床广范应用于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观察了126例糖尿病患者血GAD-Ab和以进食馒头餐后各时相血C肽浓度及24 h尿C肽浓度,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型糖尿病(T2DM)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4.5±14.4)岁;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2±15.1)岁;T1DM组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9.2±11.1)岁。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为糖尿病,A、B组发病年龄≥25岁。正常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7±9.5)岁,为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

所有对象测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血清GAD-Ab采用酶免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微柱亲和层析法,尿C肽、血C肽均放射免疫分析法,尿C肽经稀释后同血标本一起操作;血糖采用氧化酶法;标本的收集及处理:当日清晨空腹留尿、采血后,立即进食100 g面粉的馒头, 采集餐后1,2,3 h血标本,同时制备血清,置-20℃存放备用,24 h尿在收集期间置4 ℃保存, 记录24 h尿量、离心,用1mol/LNaOH调pH值至7~8,置-20℃保存备用。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及例数分布用χ2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T2DM组患者GAD-Ab检测结果

T2DM组均为阴性;LADA组患者均为阳性;T1DM组患者5例阳性、7例阴性;正常对照组GAD-Ab无阳性者。

2.2 24 h尿C肽分泌总量

T2DM组浓度显著高于LADA组及T1DM组(P0.05); LADA组高于T1DM组(P

2.3 馒头餐试验C肽值

由表1可见,正常人1 h达高峰,3 h已明显下降,下降的幅度1.06 pmol/ml,是峰值的5/8。而T2DM患者2 h达高峰,3 h只下降0.26 pmol/ml, 是峰值的1/7,与正常人比较3 h下降缓慢,其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P

与正常组比较,*P

2.4 T2DM组和LADA组患者临床特点

从表2可知,LADA组中发生酮症多、BMI低、空腹C肽水平低和较低的胰岛素使用率及使用量,与T2D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GAD-Ab是诊断T1DM免疫学指标,临床上GAD-Ab不仅用于T1DM的诊断,而且对早期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在新诊断的2型DM患者中,有部分发病年龄很轻、胰岛功能差的患者在发病后不太长的时间就需依赖胰岛素治疗。像1型DM一样,这些患者血清可检出ICA、G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人们将其称为LADA[1,2]。由于有2%~10%的2型DM患者有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他们能否作为LADA诊断的主要依据还待研究。相当多的GAD-Ab和(或)ICA阳性的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点,如高血压、肥胖和高脂血症,根据GAD-Ab滴度和临床表现将其分别称为LADA1和LADA2[3]。LADA患者不仅有β细胞功能损害,而且伴有胰岛素抵抗,治疗应与典型的1型DM不同。通过多因素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和BMI的影响后,GAD-Ab阳性能预测患者有更差的胰岛功能,提示在2型DM患者中测定GAD-Ab的重要性。Lohmann等[4]发现,GAD-Ab高滴度LADA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于低滴度患者,前者的体重指数更低、合并高血压等代谢紊乱的比例更少、血清中的空腹C肽水平较低,更类似于经典的1型糖尿病;而GAD-Ab低滴度者的临床表现接近2型糖尿病患者。

LADA是T1DM,在疾病早期胰岛B细胞遭受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损伤,尚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常呈阳性,GAD-Ab的存在预示将发生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乏,以后胰岛素分泌以不同速度进行性减退,直至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依赖胰岛素治疗。所以LADA临床早期表现为T2DM,起病方式缓慢,有较长阶段呈非胰岛素依赖状态,以区别与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急性起病、迅速呈胰岛素依赖状态的T1DM。GAD-Ab阳性造成胰岛素缺乏的机理可能有两种,一种是GAD-Ab改变了GAD的生物活性,另一种可能则是GAD-Ab破坏了B细胞。关于LADA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无统一标准[1,2],但趋向于将某种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ICA、IAA和GAD-Ab)阳性的成年起病的T2DM视为LADA。我们认为,GAD-Ab阳性预示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陷。LADA患者有如下临床特点:①GAD-Ab阳性;②发病年龄范围宽(25~73岁);③相对消瘦或低体重(BMI<21 kg/m2,约占3/5;④空腹C肽值较低,且胰岛素剂量较T2DM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者所用胰岛素剂量为大;⑤酮症酸中毒发生率较高(约1/4)。上述特点为LADA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仍需进一步检测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ICA、IAA和GAD-Ab)来确定诊断,它们的联合检测是目前诊断T1DM和预测或诊断LADA的免疫学可靠指标[1~3]。LADA患者在临床上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留尚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依赖胰岛素阶段的出现,减少酮症酸中毒发生,对病情控制及预后是有益的。

C肽是胰岛素原分子的一部分, 胰岛素原经酶作用分解为胰岛素和C肽,二者以等克分子数分泌入血。C肽不被肝酶灭活,经肾脏排泄,故测血或尿中的C肽均能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血C肽反映采血当时的瞬间值;尿C肽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它留取标本方便、无创伤性,易被患者接受,是近年广范应用于临床的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的又一个重要指标[5,6]。血C肽、尿C肽的测定可以准确判断胰岛B细胞功能,它不受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与C 肽抗血清交叉反应的干扰, 其测定准确可靠, 尤其适用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T2DM及LADA患者24 h尿C 肽排泄量与胰岛素分泌率相关, 与胰岛素用量及病程长短有关,即用量大、病程长尿C肽浓度就低。肾功能对尿C肽的影响,有作者研究后指出[6,7],正常肾功能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尿C肽排泄无明显差别。

从C肽结果上分析T2DM患者空腹血C肽和24 h尿C肽浓度略高于正常人,但反应缓慢, 下降也缓慢,其原因是外周对胰岛素有抵抗,如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及受体后缺陷和B细胞储备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发生衰退。T1DM及LADA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因自身免疫机制,使B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或完全丧失。本组结果表明,T1DM及LADA患者24 h尿C肽、空腹和餐后各时相血C肽水平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

总之,GAD-Ab是诊断T1DM患者的胰岛素B细胞自身抗体的免疫学指标,血、尿C肽是判断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分型、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Zimmet P,Turner R,McCarty D,et al.Crucial points at diagnosis type 2 diabetes or slow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9,22(l2):1359-1364.

[2]Tuomi T,Carlsson A,Li H,et al.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and without GAD antibodies[J].Diabetes,1999,48:150-157.

[3]李霞,周智广,黄干,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对两种成人自身免疫糖尿病的亚型的识别[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7-10.

[4]Lohmann T,Kellner K,Verlohren HJ,et al.Titre and combination of ICA and auto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discriminate two clinically distinct types of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 [J].Diabetologia,2001,44:1005-1010.

[5]尹伯元.放射免疫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J].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206.

[6]徐凌,洪波.尿C肽对胰岛素治疗的指导意义[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2(2):38-39.

[7]Huttunen M,Kaar R,Puukka,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of urinary C-Peptide excretion in children with lisulin-dependeat diabetes mellitus[J].Acta Paediatr Scand,1989,78:271-277.

(收稿日期:2007-12-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类降压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 下一篇: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治疗心率增快型功能性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