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粤北民谣艺术资源的利用与传承

时间:2022-08-18 12:11:06

论粤北民谣艺术资源的利用与传承

内容摘要:粤北山歌在粤北民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近年来,粤北山歌的利用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抢救和保护粤北山歌对于保存粤北文化、丰富中国中华文化及粤北人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极其丰富宝贵的粤北民谣艺术资源,将在现代化社会作怎样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将是重要的民间文艺研究命题。

关键词:粤北山歌 利用 传承 客家山歌

李调元《粤风》有云:“粤俗好歌。”1986年,在广东曲江(处粤北中心)石峡遗址出土的陶罐残件,上有五人手拉手起舞的生动场面,表明新石器末期广东先民在劳动之余有了最原始的歌舞。广东民谣流传区域主要包括珠江流域,广西东南部、海南大部分地区、北以南岭为界与湘赣歌区相邻。考古发现已说明,粤北是广东民谣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粤北山歌在粤北民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粤北山歌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极具土色土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粤语歌曲现风行全国,但针对粤北民谣的研究较单薄,而针对极其丰富宝贵的粤北民谣艺术资源,将在现代化社会作怎样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的研究工作更是乏人问津,研究寥寥无几。而近年来,粤北山歌的利用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抢救和保护粤北山歌对于保存粤北文化、丰富中国中华文化及粤北人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客家人占绝对人口优势的粤北地区,粤北山歌,自然以客家山歌最具代表性。它远承《诗经·国风》的余韵,上接汉魏六朝乐府的脉流,旁融南方土著各族民歌的精华。它们与客家民系共生共长,传达着该民系乃至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主题。

当今,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像立法保护问题、文化定位问题、开发利用问题、传承人保护教育问题、国际合作问题、非遗信息的传播问题等等,目前大多数问题尚处在摸索和研究中。王文章明确提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等级标准和认证体系,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现存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艰巨而急迫的任务,我们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1]一般看来,最根本的保护是立法的保护。不过,由于粤北山歌资源保护工作是关乎粤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的问题,从长远看,软手段即环境的建设则显得更加重要,尤其处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众传播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在社会环境和精神领域的建构作用,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粤北山歌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的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3]。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粤北民谣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我们的当务之急需深入民间、挖掘整理现有的民谣艺术资源,加强理论研究、改造和创新、开发利用,以促进广东特色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丰富中华民族文化。

一.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

粤北地区大多位于广东较为土地贫瘠的山区,粤北女性民谣就像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粤北地区的小村庄、小山寨中。这意味着对粤北民谣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量是极其繁重的。马自树认为,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特征是“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这与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有形文化遗产是不同的,它是人的本质特征(如语言) 和人的潜在功能(如技艺) 的非物质文化形式。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非物质遗产的载体是人[4],因此,我们须对著名的民谣歌手及其传人的作品进行搜集,建立区域性的民歌档案库,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将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谣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现今,广东地方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广东已建立起“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电子博物馆。

同时,高校民间文化研究者须加强理论的构建。创作是实践、是基础, 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粤北民谣的理论构建工作在这几十年来有着明显的进步。开一时风气的郭沫若、黄遵宪等人后,关于研究粤北地区民谣及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的著作多不胜数。理论研究并非附丽于创作,而是更有利于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底蕴和文化价值、开阔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从而提升其艺术品味与品位。

二.结合民谣特质和时代要求,改造和创新

新石器末期广东先民在劳动之余有了最原始的歌舞,粤北民谣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不同的际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国性新民歌运动的掀起,粤北民谣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八十年代以来,粤语歌曲在全国性流行百花齐放,粤北民谣作为广东民歌谣的滥觞,仍保留着原始特色。当今粤北民谣大多是以哭嫁、送情郎等为基调。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已不再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人们的欣赏有选择、有要求,如没有一定的数量,年复一年,日久天长,观众就会越来越少,因此,要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进行民间艺术的开发,使之源远流长。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粤北民谣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民俗风情和时代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粤北民谣,首先应了解粤北民谣的特质,把握它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吸取艺术营养,精选创作素材。重要的是,必须在继承粤北民谣质朴真率的艺术基础上,去其过分男权主义成分、庸俗愚昧等糟粕,取其积极向上、具有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部分,将民间艺术去粗糙化、去封建愚昧化、推陈出新,必须将更多的民间艺术变成艺术精品搬上舞台和银幕,使之广泛发展和更高层次地发展;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抢救与开发,创新民间艺术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资源。对这种资源首先要抢救和保护,并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5]。李松先生提出,无形文化的全面保护,作为一项国家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在无形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立法保护和统一规划管理两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抢救和保护工作,首先应是政府主导,立法是首要。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6]。

同时,任何文化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艺术只有融合到经济建设中去, 才会有良好的生存基础和环境[7]。必须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式,创新文化投入机制,确立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的发展新思路。就韶关来说,韶关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能力弱,效益差,在文化与经济互利互赢的局面下,须在经济发展前提下整合文化资源,再将文化转化为凝聚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产生经济推动力。近年来,“文化旅游”备受全国各地追捧,粤北地区可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注重地域文化与民谣资源的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展示民族风情、民俗特色。

网络时代的来临,新生代青年人成长起来以后,我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关注的文学与故事,无论口传的还是印刷的,都将褪色淡薄,而以网络为主传承的故事与民间文化则将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接受来源。当然也包括先于网络又逐渐依附网络的影视形态。由此,我们需要将传统研究民间文学的方式向网络研究倾斜,探求网络媒介中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为文学艺术所接纳的尺度与边界。

【本文为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粤北民谣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保护传统艺术弘扬优秀文化———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研究》2002年第4 期。

2.黄海波、詹向红:《传播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媒介建构——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江淮论坛》,2011年第2期

3.张智斌:《论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3月

4.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中国博物馆》2002 年第4 期。

6.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民间文化论坛》

7.刘晓旭:《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构建繁荣和谐的新农村文化》,《新西部》,2008年第9期

何惠浈,曾艳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上一篇:八十年代中后期文学转折的意义 下一篇:人本原理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