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7 09:47:16

刍议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在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的探讨研究。方法:根据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08月到2014年08月的接受儿科护理治疗的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的儿科护理方法)与观察组(采用的是结合非语言性沟通的护理方式的护理方法),在每一组中都安排了50例儿科患者,在这两组中,对照组采用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即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非语言沟通,采用了语言和非语言的有效融合。与此同时,护理实践完毕后,患儿出院后,医院专门组织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患者父母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工作。结果:经过对于观察组和实验组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采用了非语言性沟通和语言性沟通相结合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患者家属对于医院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都有着很高的满意度。结论:针对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非语言性辅助沟通方式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搭配好语言性沟通,有效的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形成,并帮助儿科患者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关键词:非语言性沟通; 语言性沟通; 儿科患者; 儿科护理; 应用

所谓非语言性沟通的护理方式,指的就是在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儿科护理工作人员不使用词语来进行和儿科患者的交流,而是在进行和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借助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动作、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所做出的有代表性意义的手势、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眼神变化、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表情语言,来帮助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充分的表达出自身对于患者的思想和感情,让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来自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善意和温暖,促进儿科护理工作效果的提升。截至目前为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研究,可以看出,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非语言沟通的护理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护理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具体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对非语言沟通在住院患儿中的作用的有效探索研究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案例是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08月到2014年08月的接受儿科护理治疗的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的儿科护理方法)与观察组(采用的是结合非语言性沟通的护理方式的护理方法)。在这些患者之中,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岁,年龄最大的患者11岁,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在7岁左右,这些患者有着平均八天左右的住院时间。在选择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男女的比例大体一致,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观察,所进行选择的对照组成员和观察组成员并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特征,具有着一定的观察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分配的组的成员情况,对加入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儿科护理工作人员采用的主要护理方式是以进行和患者语言性沟通为核心的;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语言护理基础上,辅助添加了非语言性沟通的护理模式,具体的来说,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所采用的非语言性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添加了对患者的丰富表情处理。在进行非语言护理的过程中,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所采用的表情是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仪表变化在面部的集中的表现出来,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形成一定的感染。与此同时,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和煦的表情,让患者可以感受到情切,进而帮助患者快速的放松身心,愉快的接受治疗。除此之外,通过采用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快速的拉近患者和儿科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全程保持着真诚的微小,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勤快地来往于病床旁,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充分的感悟到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就在他们身边进行对他们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患儿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所得到的精神安慰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的提升。反之,如果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过程中,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严肃的表情,没有意识到和煦的非语言流对患者的重要作用,就很有可能会使患儿感觉不适,从而对儿科护理工作人员产生内心的恐惧,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够积极地配合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最终导致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的下降。

其次,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到对自己的身体姿态的保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姿势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感觉。与此同时,患者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姿态的感悟,可以了解到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情绪状态,并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常与患儿家属进行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的交流,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交谈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相应的手势,可以帮助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控制好双方的情绪。与此同时,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自己在关键时刻的行为举止,务必保持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姿态从容镇定,保证患者和患者家属受到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感染,维护正常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然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神与目光的变化,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患儿的叙述,让患儿充分的感受到,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是对自己的痛苦具有着极大的同情心。与此同时,通过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眼神的变化,可以帮助患儿产生一种对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儿科护理工作人员使用亲切友善的目光进行对患者的注视,通过对患儿的注视,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心境,并将患者的情绪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在患儿进行注射治疗时,通过采用鼓励的眼神,让患者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可以承受住病痛,让患儿积极地参与进护理治疗过程中来,提升儿科护理的护理效率。

最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改善病房环境,来改善患者的心情,进而保证儿科患者满意自己的治疗环境(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治疗环境包括医院的温度、光线等方面)。只有儿科护理工作人员不断的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才能够保证患者不承受压抑的治疗环境,消除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的恐惧感,促进患儿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

2. 结果与分析

经过分析比对,采用了非语言性沟通和语言性沟通相结合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患者家属对于医院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都有着很高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对照组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恰当的非语言性护理方式,有助于患者降低对于治疗的恐惧,帮助患者形成进行治疗的积极心态,是进行儿科护理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霞,李力.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 吉林医学. 2009(22)

[2] 王慧.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15)

[3] 季爱琴,徐玲芬,谢波,陈慧敏.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07(10)

[4] 刘桂珍.浅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03(10)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对产妇的母乳喂养影响 下一篇:预见性护理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