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浅析

时间:2022-08-17 08:56:18

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浅析

[摘要]南昌起义,共产党人有了自己的枪杆子;而这个枪杆子真正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是在三湾改编中确立下来的。从三湾改编的内容里很清楚地看到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对于三湾改编的内容中所具有的现代性,之前却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将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三湾改编;现代性;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06-03

一、三湾改编的内容与意义

1927年9月9日,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当时采取的是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因此秋收起义以失败告终。起义失败使部队损失惨重,部队由起义前的5000人锐减到2000人。9月29日,当率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人员已不足1000人。整个部队都处在失败消极的氛围中,很多官兵对革命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一些人离开了革命队伍甚至走上叛变的道路。此时的队伍军心涣散,一盘散沙,整个部队都被悲观失望的情绪所笼罩。我党、我军危机重重,困难重重。在这关乎革命生死存亡的危及时刻,1927年9月29日,在永新三湾村的“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找出了部队在思想、作风、组织、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部队进行了整顿改编,这就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给部队注入了新的灵魂,使部队从濒于溃散到空前团结,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三湾改编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部队整编。根据部队减员实际情况,原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时,宣布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二是在部队内进行民主制度建设,扫除旧军队的不良习气,废除繁琐礼节,实现经济公开,官兵待遇平等,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第三,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内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全军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这是在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到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针对党和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时,部队中党的组织是支部建在团上,起义军英勇作战,艰苦卓绝,但党的组织系统没有扎根基层,难以切实掌握士兵、掌握部队。为改变这种状况,决定,在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的委员会;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讨论决定。

三湾改编的意义,一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开创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在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三湾改编之后,红军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三湾改编的核心,是实行“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领导,正如所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参加过三湾改编的元帅在30年后回忆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如果不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二、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

三湾改编使我军成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在改编中体现出的现代性内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谓“现代性”是指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使现代成为现代的那些因素。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两分法来看现代性的内涵,对现代性的研究首先可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路径进入。或者换个思路,用社会文明的内涵来衡量,现代性就包括了器物、制度、思想观念三个层面的内容,前一个层面属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范畴,后两个层面属于马克思的社会意识范畴。

前一层面的现代性,也即器物的现代性,学界一般称之为社会现代性,换言之,称之为现代化亦无不可。现代化与现代性是相关的概念。所谓现代化,其实就是社会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现代性的历史也就是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的社会生活世俗化、社会制度民主化、社会生产工业化、社会发展全球化的历史,即现代化史。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叩开中国国门,开始与现代性遭遇。外患和内忧相交织,启蒙与救亡相纠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开始往现代的道路上艰难探索。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属于“激变”或“剧烈脱节”,它动摇乃至颠覆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于是中国人开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期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科学”来达成国家的现代化,“洋务运动”就是当时的表现。

后一层面的现代性,即制度与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则是社会意识的现代性,它们是作为文化精神意义上的概念,可以称之为文化现代性。它奠基于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确定的理性精神,包括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是在精神意识层面对封建专制传统的反叛。一个理性的、理想的社会秩序,应该体现社会进步与公正平等,应该体现人民大众对社会制度及其自我定位的认同与肯定,应该包含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再加上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西方现代化真正开始,这才有了社会现代性。中国人在甲午战争后醒悟,坚船利炮同样不能避免失败的结局,于是希翼变法图强,引进西方的“民主”及其社会制度来达成国家的现代化,“”就是当时的表现。

由于“洋务运动”单举“器物”即单举“科学”的旗帜;而“”则单举“制度”即单举“变法”的旗帜,没有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建构一种新型的人际之间的关系,故均遭到失败。中国不仅没有迈进现代国家的行列,反而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于是,“五四”运动同时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希望能够找到救国救民的良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真正的救国之路。然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以城市为中心,组织工人发动城市武装起义。我国20世纪初期的革命斗争也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如辛亥革命等。但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凭借其强大的军事武装,占据大城市并实行白色恐怖,革命力量遭受极大打击。当时的中国,仍受城市中心说的思想统治,湘赣边秋收起义虽然使敌人受到极大震惊,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同志审时度势,率先提出变更计划,由进攻城市转为进军农村,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从而铸造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

此,中国工农红军摧不烂、打不垮、所向无敌,打出一个红彤彤的中国。

三、三湾改编中体现出的现代性

从三湾改编的内容里很清楚的看到一个核心,那就是从“制度”和“思想观念”人手,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以人为本”,这是对现代性中“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的实际运用。

康德宣称,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和自由,这里的自由是指道德上的自由。人格的价值与尊严,在于他在道德上是自律的,更进一步说,道德之所以是能够自律的,是由于作为道德的主体,人具有自由意志。有学者给了一个通俗的解释:自由是自我决定的,自己是自身行为的原因,可以不受其他条件左右。就是“我”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决定和选择。

秋收起义失败后,很多官兵对部队前途悲观失望,纷纷选择了逃亡,离开部队,一些留在部队的也是消极地观望。三湾改编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声明愿意走的走,愿意留的留下,想走的发给路费,走了如果生活不下去,那还欢迎回部队。这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认同与肯定,因为我们不是封建统治者,也不是旧军阀,不搞强迫征兵。我们党维护士兵的尊严,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留下的,是对革命有信心的,便于我们进行管理和改革;想走的,心不在这儿,那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人数多寡不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走了的将来愿意回来还会欢迎,这不是说我们部队来去自由,在这特定的情况下,选择走又再次选择回来,都是经过怀疑、思考作出的选择,当走掉的人重新选择回来,也是他内心对部队有了新的认识、认同和肯定,是真心相信党,真心接受改编,他回来就是革命的一个力量。选择留下的和走后回来的,内心对党和部队都有了一份责任。人一旦有了责任,就会为之服务与奋斗,奉行责任,不惜为之而牺牲。

二是倡导官兵平等。这是铸造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一种新型的文化。旧式军队官兵不平等不一致,又怎么获得士兵的拥护?改编前的部队旧军阀习气严重,官兵待遇极不平等,军官吃小灶儿,士兵却是粗茶淡饭;当官的打骂士兵更是家常便饭。当时部队的士兵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吃人的旧社会受尽压迫被逼无奈才投奔革命,他在部队里遭受的还是压迫和剥削,感受不到温暖,就觉得没有奔头。我们的革命要胜利,军队是我们的武器,人民是我们的后盾,军队不是个抽象概念,是由千千万万的士兵组成的,要想成为无坚不摧的战斗集体,就必须调动每个士兵的积极性,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正是这样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新型的文化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是“党支部设在连上”和“建立士兵委员会”。这是从制度人手,将“民主”、士兵自我认同的“思想观念”、新型的人际关系等落到制度的实处。只有有了切实的制度,才会真正体现人的民主与平等。曾谈到士兵委员会就是实现民主的一个组织形式。他说,那时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做错了事,要受到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是会鼓励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思想,但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坚决反对旧军队的一套带兵方法,奠定新型的官兵关系――阶级的团结。部队的实际情况是民主不够,而不是什么极端民主化和平均主义的问题。因此,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彻底更有效地肃清军阀残余。有了民主,才能提高群众觉悟,才能建立巩固的集中。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士兵委员会让普通士兵参与军队的民主管理,扫清了制约平等发展的障碍,让士兵积极参与军队建设,官兵平等,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士兵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士兵就会把部队当自己的家,觉得打仗不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有了这种信念,部队上下才会齐心协力,无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军队都会无往而不胜。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党和军队面临的严峻问题作出的英明改革,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理性的怀疑,思考而不盲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以人为本,这些都深刻体现了东方思想与西方哲学的智慧。不论国界,真理是相同的,当它们交汇时,就会互放光亮。

上一篇:人大代表应带头弘扬法治精神 下一篇:北海市“问廉问责”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