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17 08:36:33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摘 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建筑市场异常繁荣,结构设计工作者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设计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和建筑质量,做好结构设计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结构师从建筑及其他专业图纸中所提炼简化出来的结构元素,构成了建筑结构语言,通过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的科学组合,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本文提出了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所要表达的东西。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建筑市场异常繁荣,结构设计工作者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设计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和建筑质量,做好结构设计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注意克服,充分的踏查,确定最科学的设计方案。

1. 结构形式的确定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情况下,结构设计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包括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后,结构设计的最后成图就形成了。在结构方案确定阶段,设计者应该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及所处地域抗震设防烈度,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结合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资料,分析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确定建筑的结构,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通过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确定应该采取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设计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这个是设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结构的形式,接下来就是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和受力构件。项目没有地质报告,设计就应进行现场查看或者参考临近建筑的地址资料。必须注意同一结构单元应选取相同的类型1。

2. 规范设计,避免浪费

有人统计过,设计费用是工程的1%,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是75%。设计阶段的科学性是避免浪费、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项目建设中,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浪费现象是很严重的,设计不合理,增加造价的情况及其容易发生。所以设计阶段的控制越发显得重要。强调节约并不是用料少就好,而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设计师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设计前期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实地探勘,精确计算,精益求精,在不断的优化中确定合理结构方案,使质量和耗材量平衡。结构设计始终坚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设计时要充分关注构件的延性性能。

3. 结构平面图绘制

绘制结构平面图,要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建模。排除三类地区的高层建筑外,当项目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区时,按照规范要求,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不验算不等于不考虑抗震要求。如果建筑结构是砌体,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直接进行设计,不过设计师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考虑,如果情况需要,进行人工复核。如果工期允许,最好是输入软件进行建模,在软件中,各种计算都很方便。如果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以上时,设计时一定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建模后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可以采用软件中的涂层冻结法,删除多余的结构部分,再建立新的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如果设计时没有建模,结构图的绘制就可直接进行。建议用软件建模,那样一来,移动删除都十分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2。

4. 超长结构的设计问题

有一些项目根据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别的原因,需要进行加长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工程实例中超过55m 就设置伸缩缝,理论行得通,而实际中很难保证,但伸缩缝间距的控制,以多少为宜,根据本人的实际设计经验,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房屋长度的控制,可以根据地理位置而有所改变,尤其是当地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并且不影响质量。多层房屋长度超过55m在75m以内时,可以不设置伸缩缝,前提条件必须是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后,一部分实例证明,均未产生严重的裂缝。但在实际结构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以保证建筑质量。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设计时双层设置长向板钢筋,后浇带处的梁板配筋根据情况适当增强;建筑结构的两端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加强薄弱部位;在超长结构的角部也必须加强;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

5. 结构的抗震等级问题

结构设计中,大部分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级,设计时可以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层高进行选择,这在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一些抗震等级为乙类的建筑,设计时也按照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并提高一度3。

6. 大样详图的绘制

结构的大样详图绘制需要认真处理,一般是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但必须保证建筑详图的精确性;如果可能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绘制,绘制时,必须考虑外形,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同时要顾及到施工方便,使设计合乎规范。

7.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7.1 结构设计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竖向载荷很大,超大荷载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其后果是影响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减小,而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则可能增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调整下料长度。

7.2 结构延性的设计指标:现代城市建筑,高层比比皆是,高层建筑的结构比低层建筑结构更柔和一些,所以受地震的影响更大,设计时要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也就是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的特性,设计方案就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从而保证设计的结构方案具有足够的延性。

8. 结构设计的生态节能问题

生态节能设计是目前机构设计的重要绿色理念,把生态设计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设计两种,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各种高效集成的技术手段为主动式设计.在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加上适当的技术因素,也就是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设计,恰当地控制能量、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利于环保和节能,用技术手段补充不足部分.这就是被动设计。

自然通风的利用,是设计生态理念的重要体现,充分地利用自然是一项改善人与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自然通风是一项廉价的自然资源。自然通风可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的气体、更新室内的空气质量,利于居住者的健康,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里健康,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节约大量的电能,降低污染、预防疾病.自然通风和采光二者是合一的,通过窗户的设计和中庭顶部的设计,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实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永和. 高层建筑变形角的计算[J]. 测绘科学. 2011年03期

[2]袁小玲.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J]. 科技信息. 2011年15期

[3]徐炳填.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年05期

上一篇:对度假式酒店的建筑设计要点的探究 下一篇:浅析坡地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相应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