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文化导入

时间:2022-08-17 05:32:09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文化导入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学习外语就必须掌握其文化。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育大都是应试教育,老师满堂灌,学生一味的听,忽视了文化教学的导入,外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本文主要分析文化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文化导入;初中英语;教学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诸如词汇、短语、语法等英语知识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英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文化背景却被大大地忽略了。大多数初中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常把中西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不熟悉外国文化,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一) 从语言本身来看,文化导入应是英语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看,任何一门语言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单个的词到短语、成语、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都体现出文化内涵,从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文化差异会影响目的语交际,如果不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可能会造成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如在英语文化中,颜色有很多引申意义,blue这个词除了表示“蓝色”,还可以表示“忧郁的”等意思,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点,对于“blue music”,“He looks blue”这些表达就会感到困惑。还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这个短语,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不吉利”的文化内涵,但在英语文化中,“白色”却表示“圣洁”、“美好”的意思。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们渗透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因此,没有文化导入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 从对学生的发展来看,文化导入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综合发展有重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认识,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培养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学习,形成对异国文化宽容开放的态度和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不良文化侵入的抵御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 导入枯燥乏味

创造性的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愿意学,乐意学。而枯燥乏味的导入设计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每天都以固定的模式导入新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授课内容均为“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老师均采用提问的导入方式,提问的问题如下:How are you?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the date today?然后授课教师均以下列句子导入新课?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学生对老师文化导入的提问应对自如,教师自我感觉也不错。课后了解到,这几位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类似的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对这些问题已相当熟悉,所以能对答如流。但这种固定化的文化局导入模式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惰性,而且此种文化导入与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师生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了。

(二)导入设计部分拖沓冗长,毫时过多

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若导入用时过多,整节课就会显得头重脚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教学Unit2 Keeping Healthy Topic2 Is it good for your health?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述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包括好习惯和坏习惯,目的是引出有关健康方面的单词和短语。(be good/bad for,stay up late,healthy habits,unhealthy habits,…),然而该教师仅仅内讲自己的生活习惯就花了将近二十分钟。这种文化导入虽然也提出了一定的情景,但由于课堂毫时过多,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文化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 设计“文化包”单元穿插于课堂之中

根据Taylor和Sorenson文化包是关于目标文化的一条自成体系的独立的信息项目专题。文化包里可以包含实物、图片、影像、录音以及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同时还有教师预先准备的用于讲解的文字脚本。对于外语教学课堂而言,“文化包”专题可以占据约十分钟的时间,内容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信息的整理与拓展。

(二) 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用语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更由于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语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 陈敏h. 英语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文化身份[J]. 中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2).

[3] 江晓华. 新课程标准下外语文化导入的思考[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2):10~11.

上一篇:张锐:做移动营销领域的IBM 下一篇: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与未来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