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逐浪高

时间:2022-08-17 03:37:04

转型升级逐浪高

为了及时总结巴彦淖尔市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新鲜经验,实践杂志社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到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四个旗县区进行调研采访。本期刊载的是杭锦后旗和乌拉特后旗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地处八百里河套平原腹地的杭锦后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旗。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水草丰美。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使蜜瓜、番茄、油葵、小麦等许多农产品蜚声国内外。

近年来,杭锦后旗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产业化进程为目的,不断探索实践,走上了特色、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工农互动、产销衔接、城乡统筹的经济一体化循环发展新格局。种植业结构上体现出多种经营和多品种发展,脱水菜、葫芦、番茄、籽瓜、玉米制种、大葱制种等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渐成气候,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头道桥的苹果梨、沙海的枸杞、红旗的星火花葵、召庙的制种、查干和二道桥的起垅蜜瓜……精细农业、生态农业渐成规模,抢占了现代农业的制高点,绿色、特色农产品行销天下,变成具有地区效应的名牌产品,农民在产业化中迅速增收,持续受益。

调研组来到位于陕坝镇南郊中南渠村的“康尔徕”生态园区。该园区是设施农业建设的示范工程,现已建成占地200亩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形成了“春提早,秋延后、周年生产、四季供应”的高效生产格局。农户按标准化规模种植蔬菜,以“康尔徕”商标统一出售,并组建了“康尔徕”蔬菜专卖店、包装车间、批发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康尔徕”逐步在全国打响。园区与农民签订了特色瓜菜种植订单,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园区内农户每个单元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然而,囿于自然资源条件所形成的杭后产业发展一直是农强工弱,一产的比重曾达到80%以上。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这种农强工弱的产业发展格局束缚了杭后走进县域经济前列的脚步。面对严峻形势,杭后人意识到,单纯依靠农业发展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走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于是,作为传统农业大旗的杭后选择了在转变传统生产方式的蜕变中寻求新生。

他们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行之路,找准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坚定地树立起“工业立旗”的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抢抓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良好机遇,做大工业总量,促进产业多元,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009年以来,杭锦后旗以“兴工惠农、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富民强旗”为主题,以“项目带动保增长、惠民务实构和谐”为载体,明确提出了“三个再造”的发展战略目标:“再造一个工业园区” 、“再造一个河套酒业”、“再造一个陕坝新城”。杭后人开始了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成功实践。

园区建设风生水起,工业经济精彩转身。围绕“再造一个工业园区”目标, 杭锦后旗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夯实项目建设平台,园区建设发展快速。杭后工业园区采取“一区两园”运行模式。

陕坝工业园始建于2002年,规划面积为6.31平方公里,产业定位是发展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和特色产业,形成了酒类酿造、保鲜乳品、肉类加工、番茄果蔬、籽类炒货、玉米转化、高筋面粉、木材造纸、精炼油脂、沙草枸杞等十大产业化工程,是旗委、政府根据全旗产业定位和总体规划实施“再造一个工业园区”的主阵地。几年来,通过市场化运作,先后投入4亿多元,修筑了11公里主干道及其配套管网,完成绿化200多亩,实现“七通一平三化”。目前入住企业有60户,其中包括中粮集团、伊利集团、四川隆鑫、重庆盐业等国内大企业集团12户,世界五百强企业1户,园区正在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平台。

蒙海物流加工园设立于2005年8月,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实施7.6平方公里,是市旗两级共建以旗为主的园区。2008年蒙海物流加工园区合并到杭后工业园区。产业定位是重化工业园区,主要依托蒙古国、沿阴山区域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冶金、精细化工、氯碱化工、金属压延、塑料和模具、电力、建材、物流等产业。现已建成一纵两横长4.5公里,宽12米的主干道及其配套设施,园区框架结构建设和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已完成,具备了项目落地的硬件条件,为进一步招商引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10年,杭后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有效整合资源,按照完善一个(杭后工业园区)、启动一个(蒙海物流加工园区)的要求,认真落实大项目,积极培育大企业,全力发展大产业,驱动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大力实施工业园区“扩容增效”工程,在发展壮大现有企业的基础上,着力引进立旗强旗大项目,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倾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现代经济展示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新引进企业20户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创造全旗80%以上的产值,“再造一个工业园区”,并使其成为工业化的可靠载体、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成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地、项目建设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河套酒业亮点纷呈,创新发展千帆竞发。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河套酒业集团,切身感受了企业的蓬勃发展和河套酒文化的底蕴深厚。我们亲临河套酒业厂区,身临其境地看着现代化的酿酒设备把杭后飘香的五谷酿成了醇香的美酒;我们漫步酒文化博物馆,感受了河套酿酒千年历史的静静流淌。有着“北方第一窖”、“中华老字号”美誉的河套酒业集团成立于1952年,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老字号企业。58年来,河套酒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跨越发展之路。在国内酒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河套酒业不断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升质量、开拓品种,不断拓宽经营领域,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在同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成为全区酿酒行业的龙头,也为成为支撑杭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擎天一柱。

杭后旗委书记杜存曾这样说到:“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对于杭锦后旗来说,保河套酒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定。”可见河套酒业集团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在提出“再造一个河套酒业”战略目标后,杭锦后旗全力扶大扶强河套酒业集团,完善酒业支撑、多业并举、循环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其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再上一个“北方第一窖”、万吨坛子库,力促奶酒、保健酒、包装彩印等相关产业发展,建成瓶盖厂等新项目,三年内完成技改扩建投资10亿元,白酒主业各项指标实现翻番,集团销售额突破30亿元,使其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

作为内蒙古20户重点大企业集团之一,河套酒业集团2009年投资3亿元,实施了新增浓香型白酒5000吨、清香型白酒5000吨、扩建万吨大曲车间、配套建设4万吨原粮粉碎及贮存等工程。河套酒业当年销售额实现了18.3 亿元,上缴税金当年新增加一亿多元,达到了3.1亿元,呈现出发展良好态势,河套酒业集团计划投资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项目建设,三年翻番,把“再造一个河套酒业”从构想变为实现。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古郡走向绿色文明。杭锦后旗按照“东延、南拓、西联、北接、提质、秀内”的思路,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城区基础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区拓展到2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0万人。力争与临河同城规划、组团式发展,使陕坝与临河在空间上东西呼应、经济上分工协作,成为自治区西部新兴宜居城市、文化教育中心,实现“再造一个陕坝新城”目标。

杭锦后旗立足于“一市三区”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再造一个陕坝新城”工程。把陕坝镇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5平方公里,达到了26.3平方公里。2009年投资共完成建设了9.7亿元,全面实施了道路拓宽、改造和城市“新、亮、美” 工程,完成了东出口景观改造、陕坝公园改造、南园支沟改线、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了站前大道、垃圾处理场、大顺城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以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标准,全年计划投资2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道路建设、街景改造、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城市绿化、市政配套和群众性娱乐休闲场所六大工程,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拓展城镇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集聚功能,注重内涵发展,将陕坝镇精心打造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城镇。全旗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达10.7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现在陕坝城区每平方公里建有一个2万平方米以上的街景公园,市民步行100米便有一个文化休闲场所。由于出色的规划建设,2009年陕坝镇被评为全区小城镇建设二等奖。

身在杭后,我们能时时感受到这里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三个再造”,既是对杭锦后旗科学发展蓝图的描绘,也是对这个塞外古郡和谐美好前景的构想。如今,伴随着杭后发展的铿锵脚步,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杭后已经出现在人们凝望的目光里,铺展在杭后人奋进的航程上……

上一篇:蔬菜产业促增收 下一篇:宏观调控价格 全力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