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书店

时间:2022-08-17 03:29:42

世上最美书店

雅典人书店:典雅剧院里的心灵驿站

雅典人书店(El Ateneo Grand Splendid)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Recoleta区,Av. Santa Fé大道1860号,享有“全世界第二美丽书店”的赞誉。书店共3层,面积达2000多平米,为南美之冠。书店前身是一家盖于1919年的古老剧院,后经过改造修缮而呈如今面貌,这般创意恰巧迎合了阿根廷人对剧院文化的痴迷,极大满足了阿根廷人的歌剧瘾。

书店正门和普通书店没有两样,但外在的朴实难掩内在的富丽,真正的精华出现在进入书店30秒后。书店总体上保留了剧院旧有的精致典雅:穹顶壁画、原始阳台、华丽雕刻、深红幕布皆完好无损,置身其中,宛如音符与书香交融弥漫于四周。书店局部上巧花心思:剧院舞台被布置成可供读者休憩的场域,舞台中央是一家咖啡小店,舒适座椅围绕其间,倚靠慵懒座椅,翻两页闲书、呷一口咖啡、饱享午后惬意,是阿根廷人最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剧院包厢则被布置成一个个迷你阅览室,另类而富机趣,这般私密空间给人以整段不被打扰的清净时光,难得有幸与世俗暂别,只需置身书海,静静思考,反观内心。

整个书店敦厚而不失活泼,雍容厚重的古典文化与巧妙便捷的现代风格相融合,美轮美奂的阅读场所不乏实用精巧的格局安排,足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品味嗜好。难怪雅典人书店目前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著名景点之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慕名赶来,只求一睹其芳华。

马斯特里赫特教堂书店:最接近天堂的阅览场所

一个有着800年历史却不用来集会祷告的教堂能有什么用处呢?答案是可以像荷兰人一样把教堂改造为书店。矗立于马斯特里赫特旧城区的中世纪多明尼肯(Dominicanen)修会大教堂历经数年战乱纷飞,被法军占领沦落为军事建筑,战后也未能显示出神圣的宗教功能,甚至陷于充当自行车车库的尴尬境遇。还好,在不久前,它有幸遇到了有多年古建筑翻新经验的Merkx+Girod设计事务所,经过一番修葺完善,这座古老教堂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书店——马斯特里赫特教堂书店(Selexyz Dominicanen)。

Merkx+Girod设计事务所用充满智慧的方式令这座1294年的古老教堂重获新生。建筑设计师保留了教堂空间的完整性和神圣性,竭力挖掘其自身庄重深邃的内蕴:教堂左侧保其原貌,教堂右侧植入黑色硕大不对称扇形带梯书架,这些被称为“图书公寓(book flat)”的钢制书架,以其巨大的体态与形式给予了空间新的可能。

想象假若你生平第一次光顾这间教堂书店,当走进Dominican大教堂内部,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庭陈列整齐的畅销书籍和特别推荐,驻足停留片刻后,便会被右侧的大型书架所吸引,文学、历史、哲学等深奥玄妙之作沿梯铺成开来,拾阶而上,越往上走教堂顶部壁画越加明晰,越感接近天堂触及苍穹,这种宁静致远、远离尘嚣的感觉,非常适于冥想和沉思,若是虔诚的信徒,不安的心甚至在进入书店那一刻就能得到救赎,在这个角度上,Selexyz Dominicanen给了我们树立了一个标高。世界上最美的书店,当之无愧。

莱罗书店:世界上最堂皇的书店

在“全球最美的藏书地”中,福布斯将葡萄牙港口城市波尔图的莱罗书店(Librairie Lello)罗列其中。莱罗书店建成于1906年,坐落在波尔图老城狮子广场(Praca dos Leoes)附近一条不宽的街边,自建成至今,一直是波尔图市民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所在。

站在书店外的街上,其素净淡雅、精雕细琢的新哥特式外观已十分抢眼,步入店内,葡萄牙皇家富丽奢华的风格更令人惊叹。书店内部以木质内饰为主,墙壁也以木雕为饰,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天窗洒下斑驳亮光,满墙满架的书罗列在木雕的精美书柜内、厚实的檀木桌上以及开放的木格子里,一道华丽的螺旋型木梯蜿蜒而上,自中央回旋至二楼,楼梯两侧安放两组宝蓝色沙发,任由访客静坐阅读,偶然抬头,透过彩色拼花玻璃窗可以360度仰望天空,舒缓阅读时的疲惫,冥思静悟书的旨意,这样的静谧惬意时光让人沉迷。

哥特式风格建筑给人以高嵩瘦削的美感,木质的厚重洋溢着古朴凝重的气息,而色彩明艳的玻璃窗和优美婉转的波浪形木梯又增添了书店的柔美浪漫气质,在这样绚烂迷幻的环境下,手捧一本好书潜心阅读,想必是“书虫们”渴望至极的。

(小标)圣保罗有间书店:满满的全是书

在巴西圣保罗,有间书店(Livrariada Vila)一直以其另类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思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往体验观光。书店由当地建筑师Isay Weinfeld打造,从外到内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大门的设计就很考究,与其说是大门,不如说是书柜,摆满书本的书柜可以360度旋转,就如同一扇可任意开启闭合的大门,入口书架的上方是一片简单的长方形混凝土立面墙体,仅仅在顶端雕刻出书店的名字,让人远远看过去就清楚地知道这边“有间客栈书店”。

Isay Weinfeld运用了书本身的概念,在有间书店店内任何角落摆上了各种不同的书籍——“书店”的定义本就该由书自己来完成。低矮的天花板、间接的照明、大杂烩式的家具陈设……这种混搭让混乱和文雅在这里“有组织”地偶遇,新锐而独特。

建筑二层是影音室和咖啡厅。建筑首层主要陈列大众文学读物,收银台隐藏在出口附近的一个凹入空间内,更像是图书馆里的借阅柜台,削减了其商业气息。儿童书籍和一个小的观影厅则被置于地下,为了在地下层和首层之间创造视觉联系,建筑师在首层创造了一个椭圆形的通高空间,并以书架围合,不仅为地下室带来了采光,同时也创造出一种书籍在头顶上方流动的感觉,这让在楼上看书的父母可以同时照看到楼下儿童区的孩子。

店内大量的书籍、另类大胆的创意、敞亮开阔的空间,永远让爱书人意犹未尽。

莎士比亚书店:最富传奇色彩的书店

法国没有莎士比亚,却有全球知名的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Company),书店位于巴黎塞纳-马恩省河左岸,每天都会接待从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书店门面不大,大门两边是敞开式书架,陈列的都是旧书旧刊。书店内也并不宽敞,四壁全是到顶的书架,密密麻麻挤满了书,看不到一丝缝隙。书店有两层,楼上更加狭小,四周也挤满了书,没有书架的地方则挂着一些作家的照片和手迹。而这貌不惊人的小店却有一段传奇的故事,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书店最早由美国人西尔维亚·比奇女士于1919年开办。当时的店名为“莎士比亚及同伴”,所经营的全是清一色的英文书籍,其宗旨是传播英语文学,专为旅居巴黎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服务,海明威、乔伊斯、庞德、斯坦因等作家都是书店的座上客,并从店家西尔维亚·比奇女士那里得到过援助。但“莎士比亚及同伴”也因其名气招致了祸端。二战时,巴黎被德军占领,书店由于难捱纳粹的骚扰而关闭。

十年之后的1951年,一个叫乔治·惠特曼的美国人在距原“莎士比亚及同伴”书店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新店,像西尔维亚一样,他也只售英美书籍,也把书店二层辟为图书馆,也在书堆间铺设床铺,以让文人聚会和临时小住。一次偶遇,西尔维亚·比奇女士决定将书店店名无偿赠与惠特曼,于是成就了如今的莎士比亚书店。

虽然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但书店的经营方式和目标从未改变,它一如既往地坚持只卖英文书籍、善待未成名作家,把发现、培养文学人才置于营利之上。正是这些,成就了莎士比亚书店享誉全球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

巴特书店:仿佛还能听到火车汽鸣声

老旧的站台、蜿蜒的铁轨总是寄托着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站台铁轨总是指向远方,告诉你前往的方向,无论归乡或是远游,相聚亦或别离,它都静静地在一旁,见证着一段段不忍割舍又渴望自由的故事。

英格兰东部的Alnwick是座清静的小镇,这里有家目前英国最大的二手书店巴特书店(Barter Books),这间由斯图尔特和玛丽曼琳夫妇开办的书店,原本是旧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站,老夫妻俩颇有创意地保留了火车站旧有的老茶水间和侯车室,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在书架上安设了火车轨道,所以你会看到有小火车在二手书中穿行。书店复古,却并不老旧,拱形天花板和精心设计的灯光散发着时尚的气息,墙上的大壁画则诉说着莎士比亚、珍·奥斯汀、乔治·奥韦尔遗留至今的情怀。

在设计上,斯图尔特和玛丽曼琳夫妇看重的是人与环境间的自然和谐,中央大厅里静静躺着的火车车轨模型、老式壁炉、复古天棚,无一不在延续书店的历史气息。当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页间,与文人的对话似乎也得以开启。依靠在舒适的的座位中,翻看书页、啜饮咖啡,品尝甜点,感念曾有的旧时光,独享静谧的老站午后,惬意非凡。

上一篇:天热胃口差,调理有讲究 下一篇:预防感冒,怎么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