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时间:2022-08-17 11:49:48

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摘要:与平原城市道路设计相比,山地城市道路设计难度更高。文中对山地城市道路所具有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山地城市道路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道路;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不仅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空间结构组成也具有较强的层次感,这些都为山地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在山地城市的道路设计中,其道路不能如同平原城市一般平直,而具有较多空间较差结构和弯曲道路。接下来,为了能够加强对山地城市道路的了解,本文就将对山地城市道路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一、山地城市道路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一)地质比较复杂

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道路所具有的最大特点便是地质比较复杂,不仅道路所经路段地形千变万化,其地质也具有较大差异,这些都为山地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在山地城市道路所经路段,经常会出现溶洞地质和塌方区域等特殊地质,这些地质都会增加道路设计难度。除此之外,在山地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受到暴雨、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或地质灾害的影响,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将以上因素考虑其中。

(二)自然环境比较复杂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结构复杂,是山地城市具有的一大特点之一。而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对道路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造成破坏。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尽可能可能避免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造成破坏,如何避免不了,也应该及时做好补救措施。

(三)山地城市道路线路选择比较复杂

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道路线路进行合理选择是整个道路设计中的重点工作。选择合适的道路线路,不仅能够提高道路建成后车辆通行的安全程度,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道路的施工难度。但是由于山地城市的地形和地质都比较复杂,所以,对道路线路的选择也较为复杂,其选择难度较高。

(四)道路交叉口比较多

山地城市的地形比较复杂,并且具有比较强的空间层次感,因此,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线路交叉问题,道路交叉口多也成为城市道路所具有的主要特点。而道路交叉口多,其错位交叉就比较多,这使得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城市道路规划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解决道路交叉口较多的问题,除了要考虑平面上的道路结构设计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空间上的道路结构设计,比如,立交桥以及空间交互结构等结构设计。这种特点,就从总体上增加了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的难度,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慎重对待,务必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五)步行系统比重比较大

在山地城市中,由于城市整体地形起伏比较大,并且长度比较长的纵坡也较多,都对机动车辆的优势和出行造成了限制,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就设计了大量的步行系统。除此之外,由于城市道路的空间交互结构比较多,为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在机动车道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附带设计行人过街天桥或者是地下通道等非机动车道,更大幅度增加了步行系统的比重。

二、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

(一)对道路线形进行合理设计

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地面高程具有非常大的起伏,不利于设计人员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的平面选路选择,难度较高。在对山地城市道路线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道路的等级和建设标准来对道路线路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在对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最高标准进行选择,否则,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和道路建设投入运行之后,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对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考虑地形、空间、地质以及人文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的线路进行合理选择。而次干路和普通道路,其线路选择标准就可以在此基础适当降低。

(二)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在对山地城市道路横截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路堤、架空、路堑、半挖半填、局部悬挑以及隧道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根据不同设计需求,不同道路应该选择不同设计形式。同时,在对道路中人行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人行道和车行道设置在不同水平面等方法来有效降低行人对车辆通行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对于一些弯曲道路路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车辆的顺利和安全通过,还应该适当扩宽路面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对圆曲线小于250m半径道路,要在其道路的曲线内侧合理采取加宽处理,以此来保证车辆在曲线内的宽度需求,确保车辆的顺利和安全通过。

(三)路基防护设计

山地城市地形和地质比较复杂,并且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极为容易受到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对道路造成破坏。因此,在山地城市道路设计中,一定要加强对道理路基的防护,以此来不断增强道路路基的整体强度,确保道路的稳定性。

基于以上需求,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对路基防护的设计,并通过有效结合道路地质勘察水平和设计人员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山地城市道路路基的防护水平,不断提升道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非机动车道的线形设计

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山地城市自行车出行难的问题,电动自行车所具有的机动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克服了以往自行车动力不足和爬坡难的问题,成为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的良好选择之一。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也对山地城市道理设计中的非机动车道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机动车辆相比,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比较低,通常其行驶速度通常在10-15km/h左右,所以非机动车道路的设计对平面线形并无太高要求。但是,山地城市非机动车道路对纵断面设计具有较高要求,并且在山地城市非机动车道路相关设计规范中也对其纵断面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对非机动车道路线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非机动车道路的纵断面进行严格设计。

(五)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城市外在形象的直接体现,因此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在对道路横断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阶梯式或者是错台式的结构对道路进行设计,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节省工程的施工成本,还能够形成山地城市特有的道路景观。在对山地城市空间交互道路结构,如立交进行设计时,也应该对到道路周边的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根据道路周边的环境或者是地形特点对立交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而不需要像平原城市一样采用固定的结构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山地城市独有的立交形象,对其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设计。

(六)排水设计

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道路排水设计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当道路选线对山地或者周围环境排水系统造成破坏时,一定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降低道路施工对山体或者周围环境排水系统的影响,进而避免对地质造成进一步破坏。在对山地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主要方式有设置截水沟、涵洞、跌水、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其具体设置情况应该根据道路建设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结束语:

山地城市道路设计一直是山地城市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其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还会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城市地质和地形条件等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慧芬,徐建涛.地城市道路改善措施浅析[J].道桥与防洪,2012 (04).

[2]吴海俊.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 (11).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及存在问题 下一篇:港航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