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17 09:36:27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本文首先阐明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高的原因,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控制物流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物流;配送;仓储;物流成本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66

[中图分类号] F25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25- 03

1 物流成本的概念

1.1 物流成本基本概念

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1.2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

生产企业主要是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产品。为了进行生产活动,生产企业必须同时进行有关生产要素的购进和产品的销售,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并为消费者服务,生产企业还要进行产品的返修和废物的回收。因此,生产性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配送、回收方面的成本。与流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都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具有与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其物流成本的基本构成及分类如下:

(1)人工费。是指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用。

(2)采购费。如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等。

(3)仓库保管费。如仓库的维护保养费、搬运费。

(4)营业费。是指在物流活动中的能源、材料消耗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等。

(5)物流设施、设备维护和折旧费,仓库的折旧费。

(6)产品销售费。是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如销售活动中的运输费、保险费、搬运费、装卸费、仓储费、配送费等。

(7)物流信息费。如物流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维护费用等。

(8)财务费。如物流活动中的贷款利息、手续费、资金占用费等。

2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彼得・德鲁克的“黑暗大陆理论”、日本物流之父西泽修的“第三利润源”以及“冰山理论”学说都证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人们既关心、又不好控制的难题。 “第三利润源”理论提出: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利润。通过挖掘物流领域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降低物流成本,可以获得潜在的经济利润。降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3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

3.1 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控制不力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应依靠技术投入即依靠现代成本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而目前,很多企业从领导至员工对成本的关注程度较弱,没有认识到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没有认识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即使进行成本控制亦无控制的标准和依据。尽管有些企业确立了成本管理目标,但由于缺乏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徒有其名,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3.2 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标准包括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准。软件标准如物流用语、票据、条码、包装尺寸等。硬件有托盘、集装箱、叉车等。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目前许多企业都对物流活动分割进行成本控制,但是这些成本控制只局限于单个的物流环节,忽略了各个环节的衔接,没有一个统一的成本控制标准,导致企业内部的标准不统一或者被动接受不合理的标准,可能会导致整体成本降低不明显,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3.3 仓储不合理

为了维持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库存,很少从管理上去解决根本问题,库存成本也难以下降。主要有:

(1)库存周转率低。我国企业平均库存周期为35~45天,库存商品占总销售额为7%~10%,而在美国,电子产品的库存周期平均5~7天,库存占总销售额比例大约在1.3%~1.5%之间。

(2)资金周转慢。由于库存高,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慢。具体体现在我国工业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年平均为2次,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不到3次,跟一般发达国家一般在10次以上来比,资金周转慢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

(3)仓库设计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死空间过多,信息处理落后导致物品进出无序,都会使物流费用难以降低,另外,采购工作安排不合理,也导致平均库存大幅度升高。

4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4.1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强化成本意识,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加强成本管理不是指单纯的成本绝对额的减少,而是在尽可能节约开支,减少损失和浪费的同时,提高所得与所费的比率,即成本产出率。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只有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 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4.3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

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的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管理应从过去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转向关注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全程供应链”管理。

4.4 借助现代信息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随着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范围的扩大,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传统的手工处理方法已无法及时、准确地完成物流管理信息的处理、传递及反馈过程,以至于影响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现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得原先手工难以解决的繁杂问题便于解决。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尤其应在软件开发和人员培训方面下功夫,尽快建立企业的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为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做出贡献。

4.5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很多行业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变革速度已经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很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尽快抢占市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缩短设计、开发的生产时间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是必要的。另外,时间的竞争力还表现在顾客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上。企业能将产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顾客的意见采取及时的回馈措施,使顾客价值最大化。这样既可以获得市场,又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动态。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中兵.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06(6):41-42.

[2]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当前旅游管理的“被动性缺位”及其对策 下一篇:基于情境理论的会展文化传播模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