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苹果蠹蛾疫情监测和防治技术

时间:2022-08-17 06:58:22

佳木斯市苹果蠹蛾疫情监测和防治技术

苹果蠹蛾是全国性检疫对象,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2006年苹果蠹蛾随旅客携带水果传入我省东宁县,而后迅速扩展,目前已在我省11个市县发生疫情。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石榴等果树。在不同树种和不同品种植物上产卵也有选择性,幼虫一般从果实胴部蛀入,可转果危害,造成果实脱落,影响品质,甚至不能食用。5月17日在佳木斯郊区四丰乡监测点发现了苹果蠹蛾成虫。为此,对苹果蠹蛾的疫情进行监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疫情监测:

1、在全市苹果种植乡镇建立多个苹果蠹蛾的监测点,监测时间至9月下旬。诱捕器安放于苹果蠹蛾的寄主植物上,没有寄主的可以安放在其他树木上,并注意安放在树干阴面枝条的树冠外侧,安放高度为距地面1.5m~2.0m,每周检查1次诱捕器。诱芯和粘虫胶每3周换一次;每次检查时要清理掉粘虫板上面的昆虫及植物残片。另外,如在检查中发现诱捕器丢失或损坏,应立即予以更换。及时填写监测结果表。

2、幼虫调查

幼虫蛀果调查要在6月下旬及8月下旬进行两次。每次调查应在所在的县市选取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上以“Z”字取样的方法抽查20棵果树,每棵果树上由上至下调查20个果实,记录果实受害的情况,剖查所有被蛀的果实,记录可疑幼虫的数量并保存标本。在新近发现苹果蠹蛾的地区,对发现苹果蠹蛾成虫地点周围50m范围内的所有果树进行蛀果状况调查,每次调查时,在每株果树上面抽取20个果实,检查果实的受害情况并剖查受害果实,保存幼虫的标本并做好记录。在蛀果率调查及脱果老熟幼虫调查的过程当中,记录检查到的蛀果的数量,计算果树受害的株率以及蛀果率,同时记录捕获幼虫数量以及捕获的时间等信息,填写《苹果蠹蛾幼虫蛀果情况调查表》。

老熟幼虫的调查:在调查当中,随机选取10株蛀果较多果树,在6月中旬及8月上旬,先后两次在果树主干和靠近地面的主枝相互连接的分叉部位刷涂5-10cm宽的粘虫胶。每周一次检查粘虫胶带上面捕获的幼虫的数量,收集可疑的幼虫并做好详细记录。填写《苹果蠹蛾老熟幼虫捕获情况调查表》。

3、监测数据的上报及保存。

每月月底对当月的监测记录进行统计汇总,计算苹果蠹蛾的发现情况、发生面积、虫口密度以及果树受害情况。及时上报到上级部门。

二、防治技术

1、清洁果园 加强田间管理,随时清除虫果及地面落果;清除果园中废弃箱、废木堆、废弃化肥袋、杂草灌木丛等一切可能为苹果蠹蛾提供越冬场所的设施;利用冬季果树休眠期及早春发芽之前的时间,刮除果树主干分叉以下的粗皮、翘皮,消灭其中的越冬幼虫。

2、诱集幼虫 于每年8月中旬开始,用宽15-20cm的瓦楞纸或粗麻布绑缚果树所有主干部分及主要分枝,以此法诱集苹果蠹蛾越冬代老熟幼虫。10月份果实采收之后结合冬前田间管理,取下绑缚材料进行销毁。如缺少上述绑缚材料,亦可用焦油纸、皱纹纸或草束等替代材料。

3、休园 对于发生地区相对隔离,且发生面积较小地区,在充分考虑其对防治效果、防治投入以及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的前提下,建议在次年春季对发生地区的果园进行疏花、疏果,降低或停止该年的水果生产。

4、其他方法 果实入窖时,严格挑选,防止幼虫随蛀果入窖越冬;果树生长季节对果实适时套袋,防止蛀果;成虫期在果树上悬挂卫生球,阻止其交尾产卵。

5、对经济效益不好的老果园可采取拔除的方法根除。

6、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工作,严格签证管理,坚决杜绝虫果外运,同时各地要加强果品集散地的检疫监管力度。在果品成熟季节,各辖区检疫检查站一定要把好疫情阻截的防线。

7、熏蒸灭虫。带虫果品可采用二硫化碳熏蒸灭虫。将果品箱堆放整齐,并留有通道,复盖熏蒸帐幕,四边用湿土封压,每立方米用药量40g,投药后封帐幕,在气温20℃以上保持4小时后充分放气,杀虫效果可达100%。应注意苹果果实一般需熏蒸后6小时才可食用。

8、采取化学防治,在苹果蠹蛾幼虫期,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喷雾,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喷雾,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上一篇:北方温室绿芦笋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玉米水稻大豆春耕期间植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