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园林城市的树种规划研究

时间:2022-08-17 04:11:36

面向生态园林城市的树种规划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加快,构建生态化美丽园林城市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分析,提出规划保护意见。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树种;规划

1 研究背景

树种是构成城市绿化的主要元素,是城市更具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具有有效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等作用,保证了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因此,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进行树种规划是一个重大且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就该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望能有助于实践。

2 生态园林城市树种分类研究

2.1 自然植被野生树种

此类树种是一个城市被地理气候决定的自然生长在城市山体、海岸和湿地上的自然植被。本文所说的自然植被、野生树种指的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有着较大的潜能,同时非常容易培育驯化的一批野生树种,为了用好这些树种,需要我们对它们实地调查,认真地观察并记录其生长态势,分析其观赏性和立地所需条件等等。

2.2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园林绿地主要涉及到五大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它绿地。我们在进行树种规划前,必须对上述各类落地进行严格的鉴定,包括观察记录绿化树种的生长状况、外观特征、植物配置方式、冠幅、胸径、立地条件等等重要内容,具体研究中需要对树种的植株和主要器官拍照记录。

2.3 城市古树名木

城市古树名木是一个城市历史和发展的见证,是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在研究中,要对这些古树的树种、树龄、来源进行鉴定和调查,对各个树的冠幅、树高和胸围逐一测定,对植株逐一拍照,对各自的生长状况、立地条件进行记录,并相应地给出保护措施,除了上述的学术研究外,我们还应该走访对古树名木比较了解的知情人,翻阅城市相关的文史资料,对这些名木的种植历史、经历和传说等等文史资源进行挖掘。

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树种规划原则

3.1 规划原则

(1)树种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2)树种规划必须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3)树种规划必须满足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功能要求;(4)树种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性质特征;(5)树种规划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规划中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6)结合城市树种应用现状,参考周边与本城市气候条件相似而且其园林绿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树种选择情况,确定本城市的树种比例。

3.2 规划期限

在树种规划期限上,最佳的做法是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期限保持一致,分别以3年、5年、10年设置近期、中期和远期期限。

4 树种规划建议

4.1 城市基调、骨干、一般树种、各种功能及景观树种的规划

通过城市树种的调查,确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注意功能性树种和具有景观性树种的合适摆放。

4.2 结合具体实际适时地调整发展方向

(1)从城市现用的树种出发,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发展乡土树种,通过乡土树种的运用,体现出地域特色。(2)为了丰富城市绿化的色彩,在规划上应合理布设彩化和落叶树种,在丰富城市色彩的同时,也与季相景观相匹配(3)加强特殊区域及空间树种的研究应用,引导苗圃批量生产。

4.3 树种规划控制措施分析

(1)制度措施,从“设计”源头和制度上将树种规划落到实处,确保苗源充足苗,规划合理。(2)技术措施,加强对规划内树种的挖掘,加强植物引种园建设,做好引种、育种工作,创造出城市新景观。(3)经济措施,没有经费的支持,研究无法深入开展,首先树种研究专项经费要得以保证,此外,还要采用经济补偿苗农生产新、优树种,确保树种规划长期目标的达成,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4.4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古树名木资源库;(2)建立行业集中管理、分级养护制度;(3)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古树名木管理和保护的技术性;(4)科学处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提高管理的可持续性;(5)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筹资的管理资金保证机制;(6)建立健全法规和条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

5 结语

本研究从树种规划角度给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献计献策,总的来说为了使城市园林景观地域特色更为突出,应重视野生观赏树种和本地乡土资源的开发,制定驯化、培育计划,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深化繁殖、养护技术研究,只有这样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王浩等.生态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2004

上一篇:花卉栽培在园艺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中国古典园林含蓄美的营造手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