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灵性

时间:2022-08-17 04:07:25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灵性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之主人,是学习及发展的主体。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发展,让语文课堂教学富有灵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意识;自主探索;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着重点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崭新的境地。

一、创造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是当今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全力保护孩子全部创新的灵性,引导学生品尝成功的那份喜悦,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努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少的弊端,教学中教师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根本就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一直在束缚着学生。这些都违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自主地去合作、去感悟、去获取。语文学科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素材,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使他们掌握知识更扎实,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所有环节,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语文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教师要重新给师生关系定位,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之上,真正把我们的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平等、自由、和谐地交流。如,在教学《凡卡》时,教师要求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流利、有感情,可就在读完文章最后一节时,学生中却有个男生举起了手,一直举着。老师就问:“这位男同学有什么问题?”男生答道:“我很想再读文章第三节。”老师的内心很是震惊,但马上镇定下来,微笑着说:“老师同意,想读就读吧!”那学生根本就没有料到老师会同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紧张起来。结结巴巴读的效果不是很好,可老师并未让那男孩坐下,却面带笑容地说:“这位男孩,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自己的要求,可能是由于紧张,效果差了点,但老师相信他一定能把这节读好,你愿意再读一遍吗?”“愿意!”教学效果相当的理想。

参考文献:

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下一篇:试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独生子女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