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天真烂漫时

时间:2022-08-17 01:43:36

提起古代绘画,人们谈论更多的往往是高山流水,诗酒风流。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画家们很少以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来关注家庭生活。实际上,当画家们把审美目光投向那些不解世事,活泼可爱的儿童时,其绘画作品中的人性光辉,则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正因其少,才弥显珍贵。通过古代画家留下为数不多的儿童题材绘画作品,我们能更加透明地触摸画家们的心态及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些彻底摆脱功利色彩的作品,也给范式化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抹上一笔鲜艳的亮色。

以儿童作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在古代画史中被称为“婴戏图”,婴戏图大多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因此画面丰富,形态有趣。其内容包括各类的儿童游戏活动:玩鸟、戏猫、捉蝴蝶、斗蟋蟀、“过家家”、“骑马打仗”、唱歌跳舞……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尽管如此,婴戏图却绝非纯为“儿戏”,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写实的照片未出现以前,我们只能靠文字去想像古人之面貌和活动。然而文字的描写并不足以把古人的生活具体地表达出来,唯有绘成图画才能使当代人看到、感受到他们实质的形态。婴戏图为研究中国古代文物及各类艺术收藏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成为一种佐证,对比文字的记述,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时儿童的生活状况。

此外,虽然婴戏图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以婴戏图为主题的图案却被广泛地应用于瓷器、铜器及古家具等文物中。因此,对婴戏图的认识及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鉴赏其他文物艺术品时也能够触类旁通,得心应手。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特选出了一些古代杰出的婴戏图作品,与读者共赏。

李嵩《市担婴戏图》(图1)册页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27.6厘米博物院藏

南宋时,画院曾流行描绘农村生活的情态,个中翘楚,首推李嵩。在这幅“市担婴戏”里,我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位老画师画技的不凡。只消看看货郎担上、身上所披挂的各式膏药、杂货与童玩(据画上提示有“五百件”),就已足够令人眼花缭乱,技艺的超群也就不言而喻了。除此之外,画中在描绘货郎为生计辛勤奔波、村妇为家计费心盘量的同时,画家能匠心地摹绘孩童的无邪天真,更充分显示出刻画手法的独到与细腻。

李嵩(约活动于1190―1264年),浙江钱塘人。历任南宋光、宁、理宗朝画院待诏,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皆长。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图2)轴绢本设色纵197.5厘米横108.7厘米博物院藏

此轴画风活泼清丽,但见庭院之中,湖石耸立,芙蓉稚菊,丛生前后,秋光满纸,两两锦衣孩童推枣磨为戏。另一圆凳上列玩具,地上双钹,一俯一仰,无一物不工。两孩眉目、衣饰,均精心刻画,丝染兼备,且变化丰富。幅上有清高宗乾隆行书御题:“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丹青讵止传神诩,寓意原存相让风。”款:“壬寅仲秋御题。”铃印一:古稀天子之宝。

苏汉臣,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北宋、南宋之间,河南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于绍兴间复官,擅画佛道、仕女,尤精儿童。师法刘宗古、张萱、周P、杜霄、周文矩等。作品多婴戏图,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笔法简洁劲利,色彩明丽典雅。

苏汉臣《杂技戏孩图》(图5)团扇绢本设色纵20.4厘米横20.4厘米博物院藏

此为苏汉臣的另一幅杰作,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此轴亦无款印,旧题为苏汉臣所作,其画风与其他作品比较相似,颇有大家之气,是典型的宋人作品。

苏汉臣(传)蕉荫击球图(图4) 团扇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南宋贵族庭院里的婴戏小景。庭院内奇巧的湖石突兀而立,其后隐现茂盛的芭蕉数丛。石前的正与身旁的女子专注地观看二童子玩槌球游戏。一童手持木拍正欲坐地击球,另一童子则向他急急地喊话。图中四人的目光同时落于童子所欲击打的小小球体上。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极具层次感。无作者款印,传为苏汉臣所作。对幅清高宗弘历御题诗一首。本幅、对幅及裱边钤高宗弘历“古稀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鉴藏印。

宋陈宗训《秋庭戏婴图》(图5)尺寸不详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陈宗训作。此图以精准、顿挫有致的笔法,描绘三个天真顽童戏耍的情景。作品布局匀称得体,用笔细致,设色艳丽,与画面气氛浑然一体。

陈宗训,生卒年不详,杭州人,南宋绍定间画院待诏,曾拜苏汉臣为师,相传其擅画“岁寒三友”。

苏焯《端阳婴戏图》(图6)轴绢本设色纵88.9厘米横51.3厘米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三个正在戏耍的儿童,其中大童正欲恶作剧惊吓小童,两小童一抱头躲避,一伸手拦阻。整个画面生动自然,充满张力,将孩童戏耍时紧张活泼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本图款:“苏焯”,并钤“苏焯私印”。苏焯是苏汉臣的儿子,以善画人物闻名。不过本图也有人认为不是苏焯亲笔,也有可能为后人托名之作。

苏焯,南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隆兴(1163-1164年)画院待诏。

冷枚《连生贵子图》(图7)立轴绢本设色纵95.5厘米横48.5厘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为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从中也可感受到画家深受西洋画风之影响,立体感强。

冷枚,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十七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前期,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属山东)人。曾经跟随康熙时宫廷画家焦秉贞学画,约于康熙中期进入宫廷供职,直至乾隆七年(1742午)尚在。擅长画人物、仕士及山水,画风工细,色彩浓丽,具装饰感。

宋佚名《浴婴图》(图8) 团扇绢本设色纵35.8厘米横35.9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图展示了古人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即为婴儿洗澡。画面设色淡雅明快,气氛温馨和谐,妇人的慈祥、婴儿的天真无邪,无不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和现实意义。图外有“周文矩”款字,系后添,此图当为宋人作品。

侠名《荷亭儿戏图》(图9)团扇绢本设色纵23.9厘米横25.8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夏日庭院中七个孩子正在嬉戏,他们手执红杖、小鼓、树枝,喧闹打斗。凉亭中,一位妇人一边抚拍着榻上的幼儿,一边似乎正在回头叫孩子们不要打闹。神态写实逼真。妇女的装束反映了南宋的衣饰样式。凉亭内外的结构、布置,刻画得很详细。旧传为五代王齐翰作,但从风格看,应为南宋作品。

佚名《百子嬉春图》(图10)团扇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1.2厘米博物院藏

此图以极细腻的笔法刻画百子嬉戏游乐的场面,绘尽百子的各种情态。亭台之下的儿童动态十足,他们或舞狮追逐,或斗草争鞠,或玩木偶,或上树,或泛舟;而亭台之上的儿童则较收敛成熟,或品评诗画,或对弈下棋,或抚弄琴弦,或围坐议享,画面人物杂而不乱,繁而不冗。设色和谐明丽。

佚名《小庭婴戏图》(图11)册页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5厘米博物院藏

画中是四小儿在庭院之中争抢打闹的一幕。小儿的神情举止天真活泼,表现了愉悦的气氛。笔法柔润细致,以粉白沿勾线渲染,使画面富有一种明丽安逸的效果。

南宋 佚名《蕉石婴戏图》(图12)册页绢本设色纵23.7厘米横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所绘十五个小童,姿态各异,分四组做着不同的游戏:有的展画观赏,有的嬉逗笼中昆虫,有的点鞭炮行乐,还有的玩捉迷藏。图中湖石千皴万染,玲珑剔透。芭蕉页用细笔勾描,花用没骨法。人物虽小,造型却准确有神。构图丰满,繁而不乱,为难得的小景婴戏题材精作。无款印,不见著录。

责编 唐陌楚

上一篇:艺术家中的伯乐 下一篇:两购帽筒,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