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时间:2022-08-16 11:58:30

浅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三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反映到人类的基本生产方式上便是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与此相应,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一切成果即人类文明,也就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所反映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和驾驭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表现的是人类对富裕的物质生活的追求。物质文明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具有决定作用,社会的其它一切活动都要为之服务。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指人类社会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进步状态,它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实体部分,也包括理论、思想、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部分。精神文明表现的是人类对精神生活境界提高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自身思想、精神状态调控能力的提高,表现为科教文化知识的发达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政治文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的出现,是政治文明起始的标志。政治文明明确地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的视野,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1844年11月写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计划草稿》。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地提到“政治文明”,并以纲要式的论述,广泛涉及到与政治文明相关的概念与范畴,如“国家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制度”、“国家”、“法律”、“权力的分开”与制衡、“政党”、“选举权”等问题。对政治文明的界定,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中认为,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总结诸多不同的观点中,我们概括地认为,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

作为社会的文明形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有重要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

第一,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物质文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经济基础也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体现的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方向和程度。在这两对矛盾中,最根本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最终决定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这是社会文明进程的内在要求。这样一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也贯穿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全过程。

第二,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方向。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政治方向和保障。作为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一一物质文明建设是有着明显明确的价值目标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选择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围绕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所以,任何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发展方向一一即价值目标问题。邓小平曾针对某些人将我国的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的错误认识明确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方向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政治文明建设还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保障。正像邓小复强调的那样,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建设还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性质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任何阶级当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都必然把自己阶级的思想上升为统治地位的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去建设其思想道德和文化。因此,任何社会的精神文明,首先都反映社会政治的性质。

第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而且还涵盖了科技文化建设。它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发展动力。这是因为精神文明反映着经济形态以及政治结构的状况、矛盾以及矛盾各方面的趋势和要求,因而它必然会具有满足这些要求、推动这些趋势的作用。精神文明的独特功能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以实现对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认同,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形态以及政治结构。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一方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中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后,通过劳动,革新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等途径,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洞察和分析了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列宁说,即使处理最简单的国家事务,也必须有文化,文盲是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这就是说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程度同科学文化的高低相适应。

第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许多内容是交叉重合的。经济与政治天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有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而且两者具体内容也有许多交叉重合的地方。在我国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将搞好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的主要内容。1978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搞好经济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另外,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许多内容也是交叉重合的。政治文明中的政治意识文明(例如,政治心理,政治情感,等等)就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政治文明从来就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开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表征,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使用,而且还表现为阶级或等级的分野和国家政治权力的产生。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既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规范的政治运作程序。由此可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一向把社会看作是发展着的有机体。该机体由三大体系构成: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社会就在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和运动中形成和发展。对于这三者的联系,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强调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无论是历史的事实还是理论的逻辑,都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浅显的结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证。物质文明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它们既可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甚至破坏物质文明的发展。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三个文明”一起抓。“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作者单位:湖北襄樊学院政法系)

上一篇:Web Service安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浅析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