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荆棘鸟”

时间:2022-08-16 08:55:43

无论是清朝灭亡后的北平还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覆盖着战争的阴霾与无奈。然而,姚木兰与斯嘉丽都是在这样躁动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她们都出身于富贵的家庭,也同样都经历过动荡的年代,也曾生活在战争时期,体验旧制度的摧毁和新制度建立的交织。同时也因@些环境的影响,她们的性格也在不断地变化、成长,最终走向成熟。她们各自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形象。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姚木兰与斯嘉丽的形象,从而更多地了解两位女主人公,更好地解读《京华烟云》和《飘》这两部文学作品。

一、姚木兰和斯嘉丽形象概述

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京华烟云》中的女主人公,是林先生最喜爱的一个女性形象。姚木兰不仅外表美,更具心灵美与人性美,是广大读者公认的完美女性形象。姚木兰不但拥有中国女性典范的美貌、贤德、聪慧,又兼有男子豁达包容的胸襟、勇敢坚韧的风范,更是具有奇思妙想的近代女性,堪称当时中国的“乱世佳人”。

斯嘉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长篇小说《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从1936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就拥有众多的中外读者。主人公斯嘉丽出身于富贵之家,拥有贵族般的高雅气质和漂亮容貌,但身处逆境她也不甘沉沦,顽强地生活。同时,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则又展现了女性的勇气、魄力和耀眼的风采。她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及战后重建,她的形象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一是经历了从战前优越的生活造就的骄傲、自大、虚荣、任性的女孩;二是战中过多的磨难迫使她坚强、勇敢、拼搏、自强;三是战后残酷的现实促使她变成一个贪婪、倔强、自私、自立的女人。就这样,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的“乱世佳人”便活灵活现了。

二、姚木兰与斯嘉丽形象之比较――才女与交际花

才女与交际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在表面上的不同可能源于第一印象。“才女”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而“交际花”若称褒义词,就难以让人认同。

(一)姚木兰的才女形象

1.品德

姚木兰出身于姚氏富贵家族,这就决定了她必定要做出大家闺秀的样子。她天生聪慧、处事忍让、稳重,具有女人主要的美德: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还具有育婴、烹饪、剪裁缝纫等能力。姚木兰温柔、善良、有才气,能够与人推心置腹,无论用中国的传统美德还是中国现代女性的形象标准来衡量,都是完美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具有无人可以否定的高尚品德,理当受到众人的爱戴与尊重。

2.学养

姚木兰,既为道家女,又为儒家媳,她的身上综合了儒道两家文化精神的精华,并兼具现代精神。这个多种文化优点集于一身的普通女人,既有自己的主见,又具有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个传统与现代同体的双面才女。

除了具有传统美女应该有的淑女形象外,她还有三大独特的法宝:第一,她会吹口哨儿。在儒教看来,这是违背礼数的。第二,她会唱京戏。在儒教看来,女人唱戏更是荒唐。第三,她收集古董,而且能鉴赏。让人称奇的是,姚木兰居然会鉴赏甲骨文,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在中国的那个时代里,像姚家那样的大富人家的小姐有个好品德,不是没有,但实属不易。而要找出像姚木兰那样既有品德又有学养且懂甲骨文的女子,这世上就只有其一人而已。在当时,只要说到懂甲骨文的女孩,整个北京城的人都知道,那必定是姚家的木兰了。

(二)斯嘉丽的“交际花”形象

1.虚荣

虚荣配对交际花,是再合适不过的搭配了。在那个繁华的场所,试问有哪个交际花不是在名利沉浮中抉择起伏。若不是源于骨子里的那点虚荣,又有什么能够使一个善良的女子,丢掉一身的名誉与贞洁。或许说斯嘉丽是交际花过于牵强,但说她虚荣,并非子虚乌有,从某些生活细节中就可以窥见。例如,她在象征爱情家园的“十二橡树”的宴会中,为了虚荣,为了赢得男子的注意,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即使腰跟胃都要同时受折磨,她也宁愿饿着肚子,宁愿把腰跟胸部扎得透不过气来。为了获得艾希礼的关注,她可以假装对所有令她厌恶男子表现得足够热情。甚至为了让艾希礼自责难过,她竟轻率地嫁给查尔斯。这一切都因斯嘉丽强烈的虚荣心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她的行为,不然,她的爱情也不会最终成为彻头彻尾的悲剧。

2.厚脸皮

说斯嘉丽厚脸皮,主要是从她对爱情的那份执著说起的。比如,当在“十二橡树”的那场宴会中,她对一直暗恋着的艾希礼表达了爱慕之情,被拒后,她还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挽救她自认为的那场绝世情感,甚至为了对情人的一个许诺,竟然心甘情愿地照顾情敌跟情敌所生的孩子。同时,为了生存,她也表现得足够厚脸皮。这主要表现在她对金钱的欲望,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颜面与身体。例如,为了得到挽救塔拉的那三百美元,她想尽办法,首先对自己极其厌恶的瑞恩投怀送抱、甜言蜜语,无果后,就又以婚姻作代价,嫁给弗兰克,最终得到那三百美元。可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厚脸皮,她达到了目的,获得了金钱,挽救了塔拉。

尽管斯嘉丽足够虚荣与厚脸皮,但是她依然很吸引异性的眼球。在这种虚荣与厚脸皮的装饰之下,她可以敏感地感受到异性需要什么,从而促使自己往异性需要的方面发展,获得异性的好感。斯嘉丽不是交际花,却胜似交际花。她虚荣心很强,同时,也有足够的厚脸皮。当然,虚荣也好,厚脸皮也罢,这些对于她来说都只是生存的手段。在经历战争熏陶后,她虽然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但是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她的家园塔拉,而此时的斯嘉丽已蜕变成一个让人敬佩的勇敢女性了。

三、结论

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是林先生最喜爱的女性形象。姚木兰这个形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自始至终都符合东方女性的各种传统美德。她是个才女,是个妙想家,有学养,有品德,又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男女老少,大大小小都爱她,尊重她。她兼具了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美,近乎完美。比起姚木兰,斯嘉丽一点也不完美了。但是,她的离经叛道,敢于蔑视世俗,反抗世俗的枷锁,且自信、勇敢、执著,有着与姚木兰以及其他女性所不具有的美好品格。斯嘉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用毕生经历灌注出来的理性女性形象,自然带有几分玛格丽特的气息。尽管两位作者写的都是各自眼中的完美女性,各自的写法都不一样,但各自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各自也都带有各自的生活气息。但大抵都是符合生活中人们的审美标准,具有鲜活的气息,使得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同时,在完美看到东方美与西方美的同时,人们还可以结合东西方美各自的特点来分析姚木兰与斯嘉丽的各自特点,更好地了解《京华烟云》与《乱世佳人》这两部作品。

虽然不能说什么样的环境可以造就什么样的人,但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必定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那种混乱的年代自然会创造一些大抵类似的人物,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环境里培养出只属于那个具体环境中的人。姚木兰与斯嘉丽虽然都经历了战乱的年代,但毕竟她们一个属于东方,一个属于西方。尽管《京华烟云》跟《乱世佳人》的背景时间前后仅相差半个世纪,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可人们还是会被姚木兰与斯嘉丽在面对挫折时那种惊人的毅力与勇气所感动。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上一篇:环境地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下一篇:“不”字的用法及由其组成的相关近义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