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时间:2022-08-16 08:40:39

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为人们长期所习用。所以,历年的高考都把它列为必考内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实际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以为,成语误用常见的类型有:

一、望文生义

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它的意义大多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如果只凭主观臆断。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2009年宁夏卷)

“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古怪,不是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因此,用“匪夷所思”评价人类最正常不过的生活、生产规律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句望文生义地想成了“让人羡慕的天然生存环境”。

2,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2008年全国卷Ⅰ)

“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情况来确定支出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二、不分褒贬

成语大都有较强烈的感彩。运用时应保持其感彩的一致性,仔细辨析,准确表情达意,以免褒贬误用。如:

3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2009年江西卷)

4 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2009年山东卷)

“死得其所”和“前赴后继”都是褒义词,用在句中很明显是褒贬误用。

5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2008年江苏卷)

“无所不为”:贬义词。年轻的父母“望子成龙”,何来贬义之意?

三、不明范围

任何词语都有其适用范围,成语也不例外,张冠李戴,同样会出现错误。如:

6 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2009年全国卷Ⅰ)

“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是人而不能修饰“时代”等。

7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并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观。

(2009年全国卷Ⅱ)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用于指“口音”而不能修饰“生活画卷”。句中意思说电视剧加人太多现代元素,可用“洋腔怪调”。

8 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2008年全国卷Ⅱ)

“各尽所能”:指个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是人,而不是“博物馆的收费”,适用对象不当。

四、不明谦敬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谦敬,运用起来会让人啼笑皆非。如:

9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2008年江苏卷)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而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

10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是能算是狗尾续貂。”

(2005年广东卷)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这个词最好用于自己的身上。

五、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如:

11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隆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09年北京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李白《蜀道难》,意为一个人把守关隘,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语说的是有路,很险要狭窄的关隘路,而例句说的是山下根本“无路可通”,又何来易守难攻。

1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2008年江苏卷)

“安土重迁”:重zhòong,重视,不轻率。意为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居他乡。而该句说的是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六、有些成语的误用不仅仅属一种错误类型,如:

13 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2009年湖北卷)

“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由词义可知其使用对象是人,而例句说的却是“历史”,很显然把成语望文生义地想为“独特”,而没有顾及使用的范围、对象。

14 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2009年山东卷)

“一挥而就”: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根据例句看,此处应为“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蹴,踏;就,成功。“一挥而就”用于句中,既不合语境,又有望文生义之嫌。

15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2008年安徽卷)

“行云流水”:像浮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用于时间方面,显然适用对象不当,又有望文生义之误。

以上所述,只是一孔之见。“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注重积累祖国的古代文化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以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上一篇:补充例举高中文言“而”的用法 下一篇:从词语表意角度探究语病辨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