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说会道

时间:2022-08-16 02:57:05

四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说会道

【关键词】 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情景;素

材;活动;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95―01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第一位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想说、放胆说。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情景”就无法进行。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以景助说则令学生乐此不疲。因此,在语文教学上,笔者尽量多想办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 当小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学习效果自然非同一般。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让学生戴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增加口语交际兴趣。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学生兴趣很高,都争着要参与到角色中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对童话中角色的喜爱。这样,学生乐于表达,也就把课文弄懂了。

二、提供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1. 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去说。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每次的口语训练都是学生最积极的时刻。如,在介绍“我的家庭”的口语训练课上,笔者先让学生把家庭成员的合照带到学校,然后向同桌介绍,再让对方转述。这样,学生的听说都得到了训练。另外,在语文园地的“我会拼图”、“有趣的游戏”、“看谁背得对”及 “我爱画画”这些训练中,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情、同学的动作、自己的希望等,都为以后的说话训练提供了词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观察,发掘说的内容。经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观察要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见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在笔者提出要求后,学生们开始了观察,学校大门前的标语、宣传栏等刚劲有力的大字,教学楼里打扫卫生的同学等都成了观察对象。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和说话的关系以后,对观察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教师要适时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把眼界放宽,并有的放矢地指导观察顺序。

三、利用活动,激发学生说话欲望

“兴趣是创造的火花。”如何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增强说话兴趣呢?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笔者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带学生到操场上,要求学生与小树、小草对话,然后告诉老师都与小树、小草说了些什么,小草又说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小草说,小朋友,我很口渴呀!”有的说:“小朋友,你别老踩着我,弄得我可疼呢!”这样,学生在边说边笑的脸上跳动着童真,笔者在听学生叙述中发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另外,每逢节假日,笔者都要求学生把在假日中的某一件事记好,待到上学时说给同学们听。由于养成了习惯,学生都会特别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

四、联系生活,拓展学生交际空间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然而,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不善于捕捉话题,虽有“说”的兴趣,却苦于无话可说。为此,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交际空间,让学生很快地找到口语交际的源头和内容。如,让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加以整理,从中选出一两条自己喜欢的事情,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由于讲述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因而内容丰富、感情自然。又如,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或教师提出涉及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容易使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敢说了也会说了,说话的胆量也大了,说话也流利了。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出口语交际的广阔天空。

上一篇:农庄主宫树莲:鸡壮鱼肥等你来尝 下一篇:二次函数教学的几个策略